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疾病百科 什麼是肝性腦病

肝性腦病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1.肝昏迷體征常見於肝掌、蜘蛛痣、黃疽、腹水、腹壁靜脈曲張等原發肝病體征外、典型的雙手撲翼樣震顫, 膝、踝關節陣攣、呼氣及尿中有特殊的肝臭際。

2.腦電圖檢查腦電圖異常、呈雙側廣泛對稱性高波幅慢波。

3.實驗室檢查肝功能明顯異常, 蛋自質球白倒置、血氨可增高, 血中支鏈氨基酸降低, 芳香氨基酸增多。 血鉀、鎂、血糖、二氧化碳結合力可降低。 血尿素氮、乳酸、丙酮酸可增高。

4.有急慢性肝病病史及原發性肝病的各種臨床表現, 肝昏迷的症狀出現前有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及利尿劑、鎮靜劑使用等誘因。

出現肝昏迷的症狀前, 行為異常, 性格改變, 定向力、理解力減退, 睡眠顛倒, 昏迷。 或欣快、多動、狂躁、多言等表現逐漸抑制而昏迷。

5.肝昏迷分期根據精神、神經系統表現和腦電圖改變、將肝昏迷分為四期。 I期(前驅期):輕度性格改變和行為失常, 如欣快激動或淡漠少語。 衣冠不整或隨地便溺, 可有撲翼樣震顫, 但腦電圖正常。 Ⅱ期(昏迷前期):嗜睡和興奮交替出現。 晝睡夜醒、意識錯亂、行為異常、定向力和理解力減退。 語言和書寫發生障礙, 有撲翼樣震顫、病理反射陽性, 腦電圖異常。 Ⅲ期(昏睡期):終日昏睡, 可被喚醒, 神志不清、出現幻覺撲翼樣震顫及病理反射陽性, 腦電圖異常。 Ⅳ期(昏迷期):神志完全喪失, 可有或無痛覺反射。

撲翼樣震顫消失, 腦電圖明顯異常。

6.簡易智力測驗目前認為智力測驗對於診斷早期肝性腦病包括亞臨床腦病最有用。 測驗內容有書寫、構詞、畫圖、搭積木等。

肝性腦病病因

肝性腦病的病因分①急性肝性腦病:如暴發性、重症病毒性肝炎, 藥物性肝炎, 化學藥品如四氯化碳或毒蕈引起的中毒性肝炎, 以及急性妊娠期脂肪肝。 ②慢性肝性腦病:見於各種病因的晚期肝硬化、門-腔吻合術後、晚期肝癌、門靜脈血栓形成以及任何慢性肝病的終末期。

引起肝性腦病的誘因可歸納為三方面:①增加氨等含氮物質及其他毒物的來源, 如進過量的蛋白質、消化道大出血、氮質血症、口服銨鹽、尿素、蛋氨酸等。 便秘也是不利的因素,

使有毒物質排出減慢。 ②低鉀堿中毒時, NH4+容易變成NH3, 導致氨中毒, 常由於大量利尿或放腹水引起。 ③加重對肝細胞的損害, 使肝功能進一步減退。 例如手術、麻醉、鎮靜劑、某些抗癆藥物、感染和缺氧等。

怎麼治療肝性腦病方法

1、積極防治併發症:肝硬化失代償期併發症較多, 可導致嚴重後果。

肝硬化預後:代償期肝硬化可以長期維持健康狀態

失代償期肝硬化預後較差70%~95%病人在5年內死亡但也有生存達20年者死亡原因主要是肝硬化引起的併發症, 肝硬化主要併發症有: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如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

肝性腦病;

感染, 如肺炎、出現腹水等;

2、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纖維化:肝功中的轉氨酶及膽紅素異常多揭示肝細胞損害,

應按照肝炎的治療原則給予中西藥結合治療。

3、病因治療:根據早期肝硬化的特殊病因給予治療。 血吸蟲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採用吡喹酮進行較為徹底的殺蟲治療, 可使肝功能改善, 脾臟縮小。 動物實驗證實經吡喹酮早期治療能逆轉或中止血吸蟲感染所致的肝纖維化。 酒精性肝病及藥物性肝病, 應中止飲酒及停用中毒藥物。

4、一般藥物治療:根據病情的需要主要補充多種維生素。 另外, 護肝藥物如肌苷為細胞啟動劑, 在體內提高ATP的水準, 轉變為多種核苷酸, 參與能量代謝和蛋白質合成。 用中藥可達到活血化瘀、理氣功效, 如丹參、黃芪等。 早期肝硬化患者, 盲目過多地用藥反而會增加肝臟對藥物代謝的負荷,

同時未知的或已知的藥物副作用均可加重對機體的損害, 故對早期肝硬化患者不宜過多長期盲目用藥。

預防肝性腦病小常識

1.預防並及時治療消化道出血:預防門靜脈高壓症並上消化道出血最根本的辦法是降低門靜脈高壓或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一旦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應及時給予止血, 並及時清除胃腸道積血。

2.預防和控制各種感染:如腸道感染、原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墜積性肺炎、褥瘡感染及敗血症等, 常是肝性腦病的重要誘因, 應及時合理地給予抗感染治療。

3.防治便秘可給予乳果糖、山梨醇、果導、番瀉葉、大黃、山梨醇、硫酸鎂等酌情口服, 也可給予開塞露塞肛, 必要時給予清潔灌腸。

4.預防和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5.慎用鎮靜藥,禁用含硫、含氨藥物,嚴禁大量放腹水,減少手術、創傷及利尿過多等,祛除醫源性因素。

5.慎用鎮靜藥,禁用含硫、含氨藥物,嚴禁大量放腹水,減少手術、創傷及利尿過多等,祛除醫源性因素。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