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四環素牙
為什麼很多60、70年代的人牙齒都有灰色、黃褐色的四環素牙。 據說這是由於兒童長牙期間服用了四環素類藥物, 從而 引起牙的特殊顏色改變。 因為, 在六七十年代, 四環素類藥物被當作消炎的首選藥物, 應用很廣泛。 當時的許多兒童都曾服用過四環素藥物, 致使正在生長發育中的 牙齒吸收了這類藥物, 這些藥物在牙齒上留下的代謝產物, 沉積在牙本質小管內, 便使牙齒呈灰、黃或棕色改變, 因而形成四環素牙。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 我們還得從四環素說起。
在牙齒的發育礦化期, 如果服用了四環素類藥物, 可被集合到牙組織內, 使牙著色。 初期呈黃色, 在陽光照射下則呈明亮的黃色螢光, 以後逐漸由黃色變成棕褐色或深灰色。 這種轉變是緩慢的, 並能被陽光促進, 所以切牙的唇面最先變色。 一般來說, 前牙比後牙著色明顯;乳牙著色又比恒牙明顯, 這是因為乳牙的釉質較薄、較透明, 不易遮蓋牙本質中四環素結合物的顏色。
牙著色程度與四環素的種類、劑量和給藥次數有關。 一般認為, 縮水四環素、去甲金黴素、鹽酸四環素引起的著色比土黴素、金黴素明顯。
四環素對牙著色和釉質發育不全的影響, 和下列因素有關:
1、四環素族藥物本身的顏色。
2、光敏感, 四環素降解而呈的色澤, 可以在紫外線或日光下變色。
3、四環素在牙本質內, 因結合部位的深淺而使牙本質著色的程度有所不同, 著色帶越接近釉牙本質界時, 越易著色。
4、與釉質本身結構有關。 當釉質不全或喪失時, 著色牙本質明顯外露;輕度釉質喪失透明度呈白堊色時, 反而遮蓋了著色的牙本質。
為防止四環素牙的發生, 妊娠和哺乳的婦女以及8歲以下的小兒不宜使用四環素類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