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血小板減少一般為輕中度血小板減少, 實驗室檢查血小板數一般低於10×109/L, 出血時間延長, 血塊回縮不佳, 束臂試驗陽性, 骨髓巨核細胞數正常或增多, 產生血小板的巨核細胞減少或缺如。
用於檢查藥物性血小板減少的試驗很多, 通常將正常人的血小板與患者血清及有關藥物混合進行補體結合、聚集、血小板顆粒成分釋放、血塊回縮抑制、免疫螢光等試驗, 一般能檢測到高水準的抗體。 檢查通常不主張用可疑藥物進行體內試驗。
Tips:引起血小板減少的藥物
解熱鎮痛藥:氨基比林、保泰松、阿司匹林、水楊酸鈉、消炎痛等。
抗腫瘤化療藥:都可以引起血小板減少, 常用的如環磷醯胺、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阿糖胞苷、依託泊苷等。
抗生素:頭孢菌素、新生黴素、青黴素、鏈黴素、磺胺、利福平、紅黴素。
鎮靜、安眠、抗驚厥藥: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安寧。
磺胺衍生物:乙醯唑胺、氯磺丙脲、甲磺丙脲。
其他:氯喹、地高辛、異煙肼、百日咳菌苗、破傷風類毒素、氯噻嗪, 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等抗糖尿病類藥物, 奎寧、奎尼丁等金雞納生物鹼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