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指皮膚、鞏膜與黏膜因膽紅素沉著而引起的黃染, 正常血清總膽紅素濃度為1.7~17.1 μmol/L, 其中直接膽紅素低於3.7μmol/L。 當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μmol/L時, 臨床上即可出現黃疸。 如血清膽紅素濃度超過正常範圍而肉眼看不見黃疸時, 稱為隱性黃疸。
黃疸症狀有哪些?黃疸症狀有什麼表現?
1.溶血性黃疸的特徵
可出現寒戰、發熱、腰痛部疼痛等急性溶血性的臨床表現;①黃疸一般為輕度, 呈檸檬色;②皮膚無瘙癢;③血清總膽紅素升高, 一般不超過85μmol/L, 以間接膽紅素為主, 尿中尿膽原增加, 尿膽紅素陰性;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表現, 周圍血網織紅細胞增多,
2.肝細胞性黃疸的特點
①皮膚和黏膜呈淺黃至深金黃色;②血中結合膽紅素與非結合膽紅素均升高;③尿中膽紅素陽性, 尿膽原尿中排出量也可增多;④血清轉氨酶明顯增高;患者的消億道症狀明顯, 如噁心、嘔吐、胃納下降、厭油膩、乏力等, 嚴重者伴有出血傾向。
3.膽汁淤積性黃疸的特點
①皮膚呈黯黃、黃綠或綠褐色, 多有瘙癢;②血清膽紅素增高, 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③尿膽紅素陽性, 尿膽原減少或缺如;④血清膽固醇、鹼性磷酸酶、γ-穀氨醯轉肽酶升高。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
臨床上較少見, 可發生于出生至成年期, 以青年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