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哪些中藥製劑濫用易加重病情

時下, 不少醫院或個體診所的醫生, 不論中醫西醫, 一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惡寒發熱、全身不適、咽痛、咳嗽等症狀, 便不管成人還是兒童, 也不辨寒熱陰陽, 一律給予雙黃連、清開靈、痰熱清類中藥注射劑輸液, 還常加用抗生素或激素, 結果療效非但不好, 還易造成不良後果。

寒症感冒用寒涼針劑會加重症狀

目前, 治療外感表證, 最常用的就是清開靈、雙黃連、穿琥寧、痰熱清和魚腥草等中藥注射劑。 其共同點均是性質寒涼, 以寒涼之性來清患者實熱或解熱毒。 一般用於發熱等症狀較重的流行感冒,

或裡熱熾盛而無表證的陽明實熱證。 依據中醫理論, 只有在出現陽明病症狀時才能使用清法, 而外感表寒實證如誤用清熱解毒藥, 不僅可使表寒鬱閉, 發熱、咳嗽、頭身疼痛、咽喉不利等症狀更甚, 而且可引邪深入三陰, 以至發生變證。

用藥後病情加重時, 多數醫者不知道是誤用藥物而引起, 仍認為是病情自然進展而加重。 有時出現了嚴重的寒戰高熱, 甚至神昏休克, 也多把原因歸咎于病人的體質不適應, 亦不認為是未辨證而盲目用藥所致。

感冒系外感病證, 中醫將其分為風寒證、風熱證、暑濕證和體虛證等多種證型。 又分普通感冒、時行感冒。 由於目前陽虛體質者頗為多見, 如老年人年高體虛或久有慢性疾病者, 元陽素虧;中年人社會應激事件增多,

如工作緊張、競爭激烈、夜生活無序、嗜煙好酒不良生活方式等, 皆可導致陽氣虧損, 因此陽虛感冒者常見。 陽虛感冒基本上是以陰寒之證為主的。 這類外感大多不適合用寒涼針劑。 若誤用寒涼中藥注射劑靜滴, 則弊多利少。

有些雖暫時減輕了症狀, 但多是激素一時的效果, 藥性寒涼傷陽, 又加之激素損傷腎陽, 陽氣多重損傷, 機體免疫機能被嚴重損害, 最終導致日後多病, 或出現變證, 或疾病複雜多變, 遷延難愈。 還有些靜滴多日, 病情無明顯好轉, 且纏綿、經久不愈, 或用藥後出現病情加重。

出現上述情況, 多數並不是中藥注射劑本身的品質問題, 也不是中藥針劑療效不好, 其原因多在於醫生臨證不遵中醫醫理,

不明確辨證而濫用的結果。

用藥時應注意保護陽氣

人體的生命機能活動離不開陽氣的主導。 在臨證中對於保護陽氣的重要性應當引起醫生高度重視, 處方用藥應明辨陰陽, 處處注意不要傷陽。 特別是老人和小兒, 濫用寒涼, 陽氣一傷, 病即加重。 損傷心陽, 則心氣不足, 而致心悸氣短, 胸悶心痛,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多見之;損傷脾陽, 則脾陽不振, 運化無權, 中脘泠痛, 噁心嘔吐, 納少腹脹, 四肢不溫, 少氣懶言, 小兒患者多見之;損傷腎陽, 則命門火衰, 頭昏耳鳴, 腰膝酸軟, 開闔不利, 老年慢性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患者多見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