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菜點得差不多了, 再點些素菜吧。 來個地三鮮……”很多讀者朋友在餐館吃飯時都有過這樣的點菜經歷。 但是近日不少網友的微信中出現“餐館裡三道素菜不能吃”的網文, 地三鮮、油燜茄子和幹煸豆角全部上榜。
那麼, 這些常見的經典素菜怎麼就不能吃了呢?
地三鮮。 地三鮮的主要食材是土豆、茄子、青椒。 這道菜首先需要往鍋內放油, 燒熱, 把茄子、土豆炸熟至金黃色後撈起, 瀝油。 但需要注意的是, 土豆雖然是個健康的素菜, 但經反復高溫油炸會產生有害物質。 因為油脂反復高溫加熱後, 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經高溫加熱後所產生的聚合物毒性較強,
油燜茄子。 油燜茄子的時候, 茄子經高溫油炸, 其中的各種營養素被嚴重破壞。 高溫使蛋白質炸焦變質而降低營養價值, 高溫還會破壞食物中的脂溶性維生素, 如維生素A、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 妨礙人體對它們的吸收和利用。 油燜茄子不易消化, 常吃會引起消化不良, 以及飽食後出現胸口飽脹, 甚至噁心、嘔吐、腹瀉, 食欲不振等。 常吃油炸食品的人, 由於缺乏維生素和水分, 容易上火、便秘。
幹煸豆角。 幹煸豆角, 聽起來似乎與過油無關, 其實也多半是油炸過的。 過油的幹煸豆角不僅熱量超標, 還存在安全風險。 豆角中含有一種有毒蛋白叫凝集素, 會引起中毒, 刺激胃腸道,
一、大火炒菜維生素C、B1都怕熱。 因此炒菜避免用小火燜, 應該用旺火炒。 再有, 加少許醋, 也有利於維生素保存。 還有些蔬菜更適於涼拌來吃, 比如黃瓜、番茄等。
二、勿久存蔬菜上班族通常喜歡一周做一次大採購, 把採購回來的蔬菜存在家裡慢慢吃, 這樣雖然節省時間、方便, 但是要知道, 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會損失大量的營養素, 例如菠菜, 在通常狀況下(20℃)每放置一天, 維生素C損失高達84%。 因此, 應該儘量減少蔬菜的儲藏時間。 如果儲藏也應該選擇乾燥、通風、避光的地方。
三、有些東西不能丟人們的一些習慣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響蔬菜中營養素的含量。 例如, 有人為了吃豆芽的芽而將豆瓣丟掉, 實際上豆瓣的維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 再比如, 做餃子餡的時候把菜汁擠掉, 維生素也會損失70%以上。 正確的方法是, 切好菜後用油拌好, 再加鹽和調料, 這樣油包菜的方法, 餃子餡就沒那麼多湯了。
四、菜做好了馬上吃很多人喜歡做好了飯菜後放在鍋裡溫著或者放在保溫桶裡面, 等上一段時間再吃。 這樣也會損失大量的營養物質, 試想, 辛辛苦苦做好的飯菜, 因為沒有立刻吃而使飯菜變得毫無營養, 該多可惜啊。
五、菜湯也要喝炒菜時, 蔬菜中大量的營養物質都溶解在菜湯裡了, 不喝多可惜。
六、洗完菜再切食堂的大師傅經常為了省事兒, 先切菜再放在一起沖洗一下。 其實這樣做也會令大量的維生素白白流失到了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