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家庭的增多, 越來越多的老大正在受到“冷落”。 父母們當然不會故意忽視自己的大寶, 但是因為小寶更需要照顧, 不可避免的, 對大寶的關愛要大打折扣了。 這肯定不是父母的本意, 但是就在這日常眾多的“無意”中, 大寶的心理已經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了。 他們也許會嫉妒二寶, 甚至會仇視父母。 父母卻一直疲於應對日常的瑣碎, 根本無暇顧及甚至壓根沒有發現大寶的異常。
曾經, 家裡只有大寶一個孩子的時候,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注意力全在大寶身上, 大寶能感覺到全家人濃濃的愛意。
父母也很委屈, 他們當初生二胎的初衷, 其實也都完全為了大寶, 為了他(她)有個手足;在父母老了的時候, 遇事有商有量;以後父母不在了, 還能有個至親……然而這是多久以後的事了?幾歲的孩子是不能理解的, 他只知道, 二寶奪走了爸爸媽媽的愛!心理上倍受煎熬。
於是, 大寶開始欺負弟弟或妹妹;動不動就無理取鬧;還會打人、做各種危險動作等等。 其實他(她)做這一切, 只不過是想重新贏得父母對他的關注。 這個時候,
那麼, 如何才能在照顧好二寶的同時, 給予大寶更多的關注呢?這是每個二胎家庭都要面臨的問題。
如何關注大寶
1、不要輕易省略大寶以前的生活步驟
特別是大寶喜歡的部分, 如週末去遊樂園, 或者睡前聽故事, 甚至早上一個吻, 晚上一句晚安。 這些都是可以繼續做到的。 週末的時候, 爸爸媽媽可以各負責帶一個孩子, 或者乾脆兩個孩子都帶出去玩;睡前故事也可以先給大寶講, 大寶再給二寶講;早晚的問候根本就費不了什麼時間, 一秒鐘的事。
2、在孕期就要跟大寶說清楚
在懷二寶的時候, 可以跟大寶說:“寶貝你看, 你也是這樣來到這個世界的。 那個時候, 媽媽每天也是一樣地小心翼翼, 生怕你有什麼閃失……”讓大寶意識到, 二寶所受到的一切“優待”都是自己曾經“享受”過的。 弟弟或妹妹只是重走了一遍自己的老路而已, 沒什麼可羡慕的。
3、培養大寶的責任心
讓大寶知道, 二寶的到來, 只意味著自己變成了哥哥或姐姐, 自己成了老大。 可以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一起照顧弟弟或妹妹, 讓他(她)更安全、健康、快樂地成長。 比如:媽媽需要做會兒家務, 這時候兩個孩子都調皮得不行,
4、讓老大積極地參與家庭決策
比如週末的時候, 爸爸要帶全家出去玩。 但是去哪裡玩呢?這個“難題”完全可以交給老大!並且老大已經做好了決定, 全家都要遵照執行, 給予老大極大的尊重!老大會覺得爸爸媽媽是如此地信任他(她), 幸福感又會油然而生。 當然了, 去哪裡玩, 爸爸媽媽可以將範圍縮小, 給出幾個可行的選項, 無論大寶選擇了哪一個, 都是可以接受的。
5、不要說“大的要讓著小的”這樣的話
對於仍然幼小的大寶來說, 自己比二寶大, 根本不是他(她)造成的,
6、獎懲要分明, 千萬不能偏心
家庭規則要早早地建立起來,哪怕二寶還不懂,也要讓大寶知道,自己欲求的界限在哪裡。即使在家裡,也不能為所欲為。一旦有違反規則的行為,兩個孩子無論是誰,都要面臨同樣的懲罰;當然,如果某方面做得好,也要有同樣的獎勵。這就意味著,獎懲的項目不能是明顯偏于哪一方的。比如吃飯吃得好的,一定是大寶,那麼二寶也許在很長時間內都會得不到獎勵。那麼,正確的規則應該是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問題。如:不能打人、不能浪費食物、不能搶東西等等。
結語:關注大寶的心理健康,已經是很多二胎家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不要因為要照顧二寶的日常起居,就忽視了大寶的心理感受。要像曾經,他(她)是你的唯一時那樣愛著他(她),無論世界如何變幻,父母給予他(她)的愛永不改變。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所在!沒有安全感,孩子是無法身心健康地成長的。不要等到大寶變成“問題兒童”再後悔莫及!
家庭規則要早早地建立起來,哪怕二寶還不懂,也要讓大寶知道,自己欲求的界限在哪裡。即使在家裡,也不能為所欲為。一旦有違反規則的行為,兩個孩子無論是誰,都要面臨同樣的懲罰;當然,如果某方面做得好,也要有同樣的獎勵。這就意味著,獎懲的項目不能是明顯偏于哪一方的。比如吃飯吃得好的,一定是大寶,那麼二寶也許在很長時間內都會得不到獎勵。那麼,正確的規則應該是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問題。如:不能打人、不能浪費食物、不能搶東西等等。
結語:關注大寶的心理健康,已經是很多二胎家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不要因為要照顧二寶的日常起居,就忽視了大寶的心理感受。要像曾經,他(她)是你的唯一時那樣愛著他(她),無論世界如何變幻,父母給予他(她)的愛永不改變。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所在!沒有安全感,孩子是無法身心健康地成長的。不要等到大寶變成“問題兒童”再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