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購物”更多時候被稱為“購物強迫症”, 這種病症多見於女性, 達到5%-10%, 更多見於20-30歲的女性。 如果說購物是為了緩解壓力, 但購物過後反而心情更加低落, 就能夠懷疑患上了“購物強迫症”。 日本健康百科網站給了一套測試題, 讓你自測是不是患上了“購物強迫症”。
對購買了的物品毫無興趣
日本昭和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大坪天平講師解釋稱:強迫購物症狀的特徵表現為幾個方面:每週都會興起好幾次購物的衝動, 如果不買的話心理上始終會不爽;一旦買了東西, 情緒就會格外高漲, 產生一種自己就像女王一樣的快感;而回到家以後,
患上購物強迫症的女性占大多數, 這是為了消除壓力所付出的代價。 但重點問題在於, 如果這樣反復的話, 心情不但不會變好, 反而可能越來越糟, 產生自責的念頭, 進而可能惡化成為抑鬱症。
“一旦這樣的心理狀態合併抑鬱症以後, 精神會進一步產生不安定的狀態, 甚至可能有自殺的危險。 從其他的角度來說, 可能會刷信用卡過度導致破產, 或者出現偷盜、搶劫違法行為。 ”
購物強迫症也該治, 自測可判斷
一旦發現自己有或輕或重的購物強迫症,
自測是不是患上“購物強迫症”
沉迷於購物無法自拔(如想要再次體驗過去的某次購物體驗, 制定下次購物計畫, 為了購物所花的錢而不擇手段等);
為了進一步獲得快感和興奮感, 購買的東西越來越高價;
進行壓制自己購物的欲望、減少花在購物上的金額、不購物等努力, 但從未成功;
作為一種逃避問題的手段或作為緩解糟糕心情(如沒精打采、罪惡感、不安、抑鬱等)而購物;
當因某種原因沒能成功購物時, 一定會找個其他的理由將這次沒買的東西補買了,
為隱藏自己沉迷購物的狀況, 向家人、醫生及其他人撒謊;
為獲得購物的錢, 進行非法行為如詐騙、盜竊、貪污、賣淫等;
因沉迷於購物導致失去人際關係、工作、學業等或導致處於危險邊緣;
為挽救因購物強迫症所導致的令人絕望的經濟狀態, 不惜向他人借錢。
(如果以上選項存在5項及以上者, 則可確診患上“購物強迫症”)
在治療方面, 使用“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進行治療比較有效。 “用藥後可改善7-8成症狀, 而治療需要花3-6個月時間, 徹底性治療非常重要。 ”大坪醫生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 要有意識地讓自己對購物以外的事情保持一定的興趣, 充實地生活才能有效預防購物強迫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