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頭暈乏力入睡困難。 主要是血不足.心主血脈,藏神, 脾主運化, 為生血之源。 思慮過度, 勞逸失調, 則心脾兩傷., 榮血不足,心失所養, 則心悸健忘。 陰不歛陽,神不守舍, 則寐而不實. 思慮不獨耗心血脾血,且傷心氣, 脾氣。 由於血少不能上奉於腦,氣弱清陽不能上升, 則頭暈目眩.氣血虧虛則肢倦神疲。 歸脾湯具有改善骨髓微循環, 增加骨髓造血組織, 促進多能幹細胞進多能增殖分化和幼稚中性粒細胞發育成熟, 延長中性粒細胞壽命等作用。 還有促進白蛋白合成, 增加血紅蛋白量, 補充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作用。
歸脾湯藥物組成:
白術1錢, 當歸1錢, 白茯苓1錢, 黃耆(炒)1錢, 龍眼肉1錢, 遠志1錢, 酸棗仁(炒)1錢, 木香5分, 甘草(炙)3分, 人參1錢。 功效: 養血安神, 補心益脾, 調經。 主治: 思慮傷脾, 發熱體倦, 失眠少食, 怔忡驚悸, 自汗盜汗, 吐血下血, 婦女月經不調, 赤白帶下, 以及虛勞、中風、厥逆、癲狂、眩暈等見有心脾血虛者。 現代臨床常用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神經衰弱、腦外傷綜合征、子宮功能性出血等屬於心脾血虛者。
歸脾湯功效和作用:
1.心脾兩虛, 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食少體倦、面色萎黃、舌色淡白、脈弱。
2.脾虛不攝所致的月經不調, 崩漏帶下, 以及皮下出血等證。
歸脾湯臨床應用:
現代臨床常用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神經衰弱、腦外傷綜合征、子宮功能性出血等屬於心脾血虛者。
1.用於心脾兩虛的心悸、失眠;對於脾虛血少的血證, 可加入阿膠、首烏、鹿角霜等補血、止血藥同用。
2.月經後期, 色淡量少, 或停經再生, 淋瀝不斷, 以及月經過多, 伴有頭暈、心悸、體倦等心脾兩虛見症, 可用本方治療。
3.可用於久病體虛遺精、盜汗、自汗、髒躁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