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養生小常識 養陰進補多注意

秋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 立秋一到, 氣候雖然早晚涼爽, 但仍有秋老虎肆虐, 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 在民間素有“秋補”習俗。 萬物正可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原則, 此時進補十分必要。 但進補不可亂補。

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 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 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 如多吃薺菜可治療高血壓;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 順氣寬胸, 化痰止咳;多吃山藥能補脾胃。 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忌越貴越補

“物以稀為貴”, 高貴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 其實並無奇特的食療作用, 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 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 另外, 凡食療均有一定物件和適應症, 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 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 尤其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 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 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 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否則適得其反, 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 但起碼應將用膳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 偏寒者畏寒喜熱, 手足不溫, 口淡涎多, 大便溏, 小便清長, 舌質淡脈沉細。 偏熱者, 則手足心熱,

口幹, 口苦, 口臭, 大便幹結, 小便短赤, 舌質紅, 脈數。 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 容易“火上加油”。

忌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 餐餐大油膩, 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 需及時排出, 而生活節奏的加快, 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 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 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 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 提倡在進補的同時, 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恒“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 專服某一種補品, 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 這對健康是不利的。 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 亦有一定的副作用, 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

尤其是老年人, 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 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 而且不同的季節, 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 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 不能恒補不變, 一補到底。

秋季是疾病肆虐的季節, 應注意防範以下疾病:

傷風感冒

秋季是傷風感冒的多發季節, 因此要遵循“春捂秋凍”和“耐寒鍛煉從秋始”的規律, 體質較好的人應以輕裝薄素為主。 體質較差的人應逐步增衣。

胃病

秋季氣溫下降, 人體受冷後, 血液中的組胺酸增多, 胃酸分泌增加, 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 抵抗力隨之降低, 導致胃病復發。 因此要經常保持精神愉快, 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 日常膳食應以溫軟淡素易消化為宜,

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戒煙限酒。

腹瀉

秋天患腹瀉的人數往往會多於夏季, 秋季天氣涼爽, 人的食欲增加, 易暴飲暴食, 致使胃腸負擔加重, 功能紊亂, 晝夜溫差較大, 易引起腹部著涼, 或誘發結腸過敏, 使腸蠕動增強而導致腹瀉。 因此應注意飲食健康, 並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中風

秋季, 北方來的冷空氣不斷南下, 人體受冷空氣刺激, 常導致交感神經興奮, 引起血壓升高, 促使血栓形成, 導致中風發生。 要重視高血壓等原發疾病的治療, 注意發現突然眩暈、劇烈頭痛等先兆症狀, 還要搞好家庭急救和護理。

哮喘病

有哮喘病史的人對氣溫、濕度等氣象要素的變化極為敏感, 而且適應能力弱。 另外, 草枯葉落的深秋過敏物質大量增加,

也是該病易發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弄清引起哮喘發作的致敏源, 儘量避免與之接觸。 慢性支氣管炎

由於天氣由熱轉涼, 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導致“老慢支”復發。 因此要改善居室環境, 室內保持安靜整潔, 空氣流通新鮮, 並要積極預防感冒。 據統計, “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可引起急性發作。 還要科學調理飲食, 合理藥物防治等。

心腦血管疾病

秋天是心腦血管病多發季節, 寒冷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直接影響心臟本身血液的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因此, 心腦血管病人秋天應堅持服用治療冠心病或高血壓的藥物, 定期檢查心電圖和血壓, 積極預防感冒等可能誘發病情加重的疾病。

過敏性鼻炎

秋季是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 花粉和冷空氣都是誘發的主要因素。因為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是流鼻涕、打噴嚏,很多患者誤當成感冒來治療。其實鼻炎的治療目的是消除病因和過敏因素,達到脫敏、消腫、通氣的效果。但對於季節性的發病,可以提前治療,讓病情緩和,使病程縮短。

編輯推薦:

秋季養生小常識

秋季養生小常識:慎防“假感冒”

花粉和冷空氣都是誘發的主要因素。因為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是流鼻涕、打噴嚏,很多患者誤當成感冒來治療。其實鼻炎的治療目的是消除病因和過敏因素,達到脫敏、消腫、通氣的效果。但對於季節性的發病,可以提前治療,讓病情緩和,使病程縮短。

編輯推薦:

秋季養生小常識

秋季養生小常識:慎防“假感冒”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秋季養生的方法

    秋天最大的特點就是“燥”,燥邪易傷陰液,導致肺陰不足,而肺陰不足,就無法向上滋潤口鼻咽喉,所以會出現口幹、鼻幹、咽幹這些症狀。在平時吃一些梨、藕、百合、綠豆等滋陰潤燥的食物,也可以吃綠色中草藥帶茶飲...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男性如何秋季養生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以清潤甘酸為大法,寒涼調配為主要。適宜食物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大...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男性秋季如何進補

    腎虛根據傳統的中醫理論,女性滋補主要在於滋陰補血,男性滋補則以補腎為主。因此補腎仍舊是男性冬補的重頭戲。進補方法:對於這類男性,冬季進補時應該多吃魚、蝦、牡蠣和韭菜等食品。這類食品富含牛磺酸、精氨酸... [詳細答案]

  • 1回答

    流產小常識 怎麼清宮

    清宮手術就是用陰☆禁☆道窺器降陰☆禁☆道撐開後,用專門的特殊的器械進入子宮腔內,將宮腔內的沒有完全流出來的殘留的胚胎組織吸或者刮出來, [詳細答案]

  • 3回答

    腎結石這樣的疾病平時要多注意些什麼那?

    可以先用藥物排石治療看看,常用藥物有腎石通顆粒、排石顆粒等,大於0.6以上的可以考慮做體外超聲碎石,大於2.0以上的可以手術治療。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