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治療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
1、化學藥物治療:大腸癌根治術後, 仍有約50%病例復發和轉移, 主要是手術前未能發現隱匿轉移灶或術中未能將病灶完全切除。 因此在剖腹手術前, 先進行腫瘤腸腔內化療或直腸癌術前灌腸給藥, 可阻止癌細胞擴散, 殺傷和消滅癌細胞。 術後繼續化療, 有可能提高根治術後的5年生存率。
大腸癌的化療以5-氟尿嘧啶為首選藥物。 一般用靜脈注射, 可給12~15mg/kg, 每日一次, 共5天, 以後劑量減半, 隔日一次, 直至明顯的毒性症狀如嘔吐、腹瀉等出現, 以總量達8~10g為一療程。 本法反應稍輕,
2、外科治療:大腸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腫。 探查中如發現已有癌轉移, 但病變腸曲尚可游離時, 原則上即應將大腸癌切除, 以免日後發生腸梗阻;另一方面, 癌腫常有糜爛、滲血或伴有繼發感染,
3、放射治療:療效尚不滿意, 有人認為:①術前放療可使腫瘤縮小, 提高切除率, 減少區域性淋巴轉移、術中癌細胞的播散及局部復發; ②術後放療:對手術根治病例, 如腫瘤已穿透腸壁, 侵犯局部淋巴結、淋巴管和血管, 或外科手術後有腫瘤殘存, 但尚無遠處轉移者, 宜作手術後放療;③單純放療:對晚期直腸癌病例, 用小劑量放射治療, 有時能起到暫時止血、止痛的效果。
4、冷凍療法:冷凍療法是採用製冷劑液態氮, 通過肛門鏡充分暴露腫瘤後, 選用大小不等炮彈式冷凍頭接觸腫瘤組織, 可有效地殺傷和破壞腫瘤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