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中醫怎麼診治急性乙肝方法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疾病。 下面將為大家介紹中醫上急性乙肝如何辯證診治。

1.急性黃疸型肝炎。

(1)陽黃。

①熱重於濕。

主證:身目俱黃, 黃色鮮明如橘色, 口幹口苦, 噁心厭油, 脘腹脹滿, 便秘, 小便黃赤, 舌紅, 苔黃膩, 脈弦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 解毒退黃。

方藥:茵陳蒿東加味。

茵陳蒿, 梔子, 大黃, 黃芩, 金錢草, 蒲公英, 板藍根, 赤芍, 虎杖, 滑石, 車前草, 每天1劑, 水煎服。

方解:方中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 梔子清濕熱, 利三焦;大黃降泄鬱熱, 配合茵陳蒿、梔子通利二通, 使濕熱之邪下泄;黃芩、金錢草清熱利膽;蒲公英、板藍根、虎杖清熱解毒;赤芍清血中之熱,

涼血活血, 並有退黃作用;滑石、車前草利濕清熱, 全方合用共奏清熱利濕, 解毒退黃的功效。

加減:若噁心嘔吐顯著者, 加竹茄、黃連以清熱止嘔;腹脹甚者加厚樸、枳實以行氣化濕消滯;肌膚發癢者加苦參、白鮮皮以燥濕清熱止癢。

②濕重於熱。

主證:身目俱黃, 面色晦暗不鮮明, 頭重身困, 倦怠無力, 胸脘痞悶, 納呆便溏, 舌苔厚膩微黃, 脈弦緩或濡緩。

治法:利濕清熱, 健脾和中。

方藥:茵陳五苓散加減。

茵陳蒿, 白術, 厚樸, 薏苡仁, 茯苓, 豬苓, 澤瀉, 藿香, 佩蘭, 黃芩, 車前子, 每天1劑, 水煎服。

方解:方中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白術、薏苡仁、茯苓、豬苓、澤瀉健脾利濕;厚樸行氣化濕, 排除中滿;藿香、佩蘭芳香化濁,

理氣和中;黃芩、車前子清熱利濕退黃, 全方共奏利濕清熱, 健脾和中之功。

加減:若噁心厭油膩重者加竹茹、法半夏以清熱燥濕, 和胃止嘔;納呆食少者加砂仁、白蔻仁、穀芽、麥芽以芳香宣中、化濕醒脾以開胃;便溏甚者去澤瀉加木香、黃連、蒼術以清熱燥濕行氣, 調整腸胃。

(2)陰黃。

主證:身目發黃, 黃而晦暗, 形寒肢冷, 糞便溏薄, 舌質淡, 舌體胖, 苔白滑, 脈沉緩乏力。

治法:溫陽散寒, 健脾利濕。

方藥:茵陳術附東加味。

茵陳蒿, 白術, 制附子, 乾薑, 茯苓, 豬苓, 薏苡仁, 澤瀉, 每天1劑, 水煎服。

方解:方中茵陳蒿為退黃之專藥;搭配制附子、乾薑即能溫陽又可以退黃, 加上白術、茯苓、豬苓、薏苡仁、澤瀉達成健脾益氣, 溫陽利濕之目的。

加減:若濕阻氣滯,

腹脹較甚者, 加大腹皮、木香以行氣寬中化濕;肌膚發癢者, 加秦艽、地膚子以燥濕止癢;黃疸消散遲緩者, 加丹參、澤蘭、虎杖、赤芍以加強活血解毒, 利濕退黃之目的。

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

(1)濕阻脾胃。

主證:脘悶不饑, 肢體團重, 倦怠嗜臥, 或見浮腫, 口中粘膩, 糞便糖瀉, 苔膩, 脈濡緩。

治法:健脾利濕。

方藥:霍朴夏苓東加味。

藿香, 厚樸, 法半夏, 茯苓, 砂仁, 白豆蔻, 薏苡仁, 陳皮, 木香, 每天1劑, 水煎服。

方解:方中藿香芳香宣化;厚朴、法半夏、薏苡仁暢中滲濕;茯苓健脾益氣;砂仁、白豆蔻溫脾化濕行氣;陳皮、木香燥濕化瘀, 行氣健胃, 全方共理健脾利濕之功。

加減:若腹脹甚伴浮腫者, 加大腹皮、車前子以行氣導滯、利水消腫;納差者加雞內金以健脾開胃,

消積導滯;便溏者加白扁豆、蓮子肉健脾滲濕。

(2)肝鬱氣滯。

主證:脅肋脹痛, 胸悶不舒, 善太息, 情志抑鬱, 不欲膳食, 或口苦喜嘔, 頭昏, 脈弦, 苔白滑;女性月經失調, 痛經或月經期間胸部作脹。

治法:疏肝解鬱, 行氣活血, 解毒祛邪。

方藥:逍遙散加減。

柴胡, 當歸, 白芍, 茯苓, 白術, 香附, 陳皮, 夏枯草, 板藍根, 郁金, 丹參, 虎杖。 每天1劑, 水煎服。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鬱, 當歸、白芍養血補肝, 前三藥合用補肝體而助肝用;白術、茯苓補中健脾;香附、陳皮、郁金行氣解鬱, 疏肝鎮痛;丹參活血祛瘀, 保肝抗纖維化;夏枯草清肝火, 散鬱結;板藍根、虎杖清熱解毒, 全方達成疏肝理氣, 活血解毒之目的。

加減:若脅痛顯著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氣化瘀鎮痛;納差、腹脹者加炒內金、焦三仙以行氣消滯,

開胃健脾;失眠多夢者加炒酸棗仁、百合以養陰安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