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流傳千年的醫學寶庫中, 偏方秘方不僅對很多常見病和多發病療效確切, 對疑難雜症以及危重急症也有奇效, 因此歷代流傳不衰。 今天小編就為三叉神經痛患者總結了些很多患者認為比較有效的偏方以供參考。
一、熱敷療法
生艾葉150克, 生雞蛋1枚, 銀屑適量。 艾葉搗絨後加少許水入次碗內煨沸, 納入蛋清拌勻後再加銀屑(或用小銀器代替)攪勻, 趁熱裹熨患處。 每次半小時, 每日2次, 連續用至疼痛消失。
二、鼻嗅療法
1、細辛、胡椒或川椒各10克, 乾薑6克。 上藥全部浸於15—30毫升白酒中4小時, 加入水適量置於鍋內煎。
2、鵝不食草適量, 牙皂3克, 細辛3克, 青黛1.5克。 將上藥共研細末, 讓患者吸入藥末, 不拘時嗅, 連嗅數日。
3、大棗1枚, 紅礬0.9克。 將紅礬研末, 放入大棗內, 用鑷子夾棗, 放木火或蠟燭火上烤, 待烤出味, 即用鼻孔吸。 反復烤, 反復吸, 直至大棗烤焦, 不出藥味為止。 左側痛用左鼻孔吸, 右側痛用右鼻孔吸, 吸幾天後可能有口鼻發幹的感覺, 如不愈則停藥。
4、蓽茇30克, 木鱉子30克, 藿香18克, 冰片6克。 蓽茇、藿香漂洗烘乾(80℃), 木鱉子去殼存仁, 四藥混合精研約1小時, 過180目篩, 貯瓶備用。 將火柴頭大小體積的藥面(約0.5克)置於紙折中, 痛側鼻孔對準藥面, 將藥粉吸入。
三、針灸治療
1、普通針刺療法 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應用方便, 安全快捷, 副作用小。 主穴:風池、翳風、下關、手三裡、合穀。 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陽, 陽白, 撈竹, 頭維。 第2、3支疼痛者加太陽、四白、下關、聽 會、地倉、承漿、迎香。 行重刺激法, 並留針, 也可用電刺激治療機作電針治療。
2、針刺三叉神經周圍支 針刺眶上孔, 眶下孔、後上齒槽孔及頦孔, 直接針刺三叉神經周圍支, 待出現同側分支的分佈區疼痛及麻脹反應, 而獲迅速的鎮痛效果。 所持針刺手法, 系提插撚轉強刺激, 不論陰陽補瀉, 對初針患者採用臥位, 手法宜輕, 以免引起暈針, 或產生懼怕情緒。
四、熏藥療法
1、透骨草30克, 細辛、川芎、白芷各15克,
2、川烏頭、草烏頭各12克, 川椒、生半夏、生麻黃、生南星各15克, 薑黃30克, 共研細末, 浸泡於少量酒精中, 2天后取出塗患處, 疼痛發作時隨時塗擦, 緩解後每日3次。
但是治療三叉神經痛偏方還是因人而異的。 小編在此提醒大家, “盡信書不如無書”, 為了您的健康著想, 患者的首選方式還是就醫最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