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心肌缺血患者雖然心電活動、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謝等均出現異常, 但常無疼痛等表現, 目前認為不出現疼痛的原因主要與缺血程度較輕、血漿內啡肽升高、合併其他疾病或身體機能退化等原因相關。 那麼究竟心肌缺血發作時為什麼有時感覺不到呢?
1、缺血程度較輕:心絞痛是心肌缺血最晚的症狀, 一般出現于生化、機械、心電改變之後, 心肌缺血的範圍小、程度輕及持續時間短, 缺血心肌所釋放的緩激肽、前列腺素及5-羥色胺等致痛物質未達到痛閾值而表現無症狀。
2、血漿內啡肽升高:無症狀心肌缺血患者血漿β-內啡肽濃度較有症狀性心肌缺血者升高,
3、合併其他疾病:心肌缺血患者合併大面積心肌梗死、廣泛的冠脈病變、糖尿病等疾病時, 容易引起疼痛警報系統的損害, 降低對致痛物質的敏感性, 因而感覺不到疼痛。
4、身體機能退化:老年患者身體機能退化, 感覺遲鈍, 對疼痛敏感性差, 此外智力和記憶力下降, 語言表達能力差也會掩蓋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