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抗心律失常藥

目前臨床應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已有50種以上, 常按藥物對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作用來分類。

1.第一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又稱膜抑制劑。 有膜穩定作用, 能阻滯鈉通道。 抑制0相去極化速率, 並延緩複極過程。 又根據其作用特點分為三組。 Ⅰa組對0相去極化與複極過程抑制均強。 Ⅰb組對0相去極化及複極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組明顯抑制0相去極化, 對複極的抑制作用較弱。

2.第二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即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 其間接作用為β-受體阻斷作用, 而直接作用系細胞膜效應。 具有與第一類藥物相似的作用機理。

這類藥物有:心得安, 氨醯心安, 美多心安, 心得平, 心得舒, 心得靜。

3.第三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系指延長動作電位間期藥物, 可能系通過腎上腺素能效應而起作用。 具有延長動作電位間期和有效不應期的作用。 其藥物有:溴苄銨、乙胺碘呋酮。

4.第四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系鈣通道阻滯劑。 主要通過阻斷鈣離子內流而對慢反應心肌電活動超抑制作用。 其藥物有:異搏定、硫氮艸卓酮、心可定等。

5.第五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即洋地黃類藥物, 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通過興奮迷走神經而起作用的。 其代表藥物有西地蘭、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

除以上五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外, 還有司巴丁、卡泊酸、門冬氨酸鉀鎂、阿馬靈、安地唑啉、常咯啉、醋丁醯心安、心得寧等。

非藥物治療包括機械方法興奮迷走神經, 心臟起搏器, 電複律, 電除顫, 電消融, 射頻消融和冷凍或鐳射消融以及手術治療。 反射性興奮迷走神經的方法有壓迫眼球、按摩頸動脈竇、捏鼻用力呼氣和摒住氣等。 心臟起搏器多用於治療緩慢心律失常, 以低能量電流按預定頻率有規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 維持心臟活動;亦用於治療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顫動, 通過程式控制的單個或連續快速電刺激中止折返形成。

直流電複律和電除顫分別用於終止異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發作和心室顫動, 用高壓直流電短暫經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於心臟, 使正常和異常起搏點同時除極, 恢復竇房結的最高起搏點。

為了保證安全, 利用患者心電圖上的R波觸發放電, 避免易惹期除極發生心室顫動的可能, 稱為同步直流電複律, 適用於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室性和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轉複。 治療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時則用非同步直流電除顫。 電除顫和電複律療效迅速、可靠而安全, 是快速終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療方法, 但並無預防發作的作用。

晚近對嚴重而頑固的異位性快速心律失常, 如反復發作的持續室性心動過速伴顯著迴圈障礙、心源性猝死復蘇存活者或預激綜合征合併心室率極快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主張經臨床電生理測試程式刺激誘發心律失常後, 靜脈內或口服抗心律失常藥, 根據藥物抑制誘發心律失常的作用,

判斷其療效而制定治療方案。 藥物治療無效者, 結合臨床電生理對心律失常折返途徑的定位, 考慮經靜脈導管電灼、射頻、冷凍、鐳射或選擇性酒精注入折返徑路所在區心肌的冠脈供血分支或手術等切斷折返途徑的治療。

心律失常的預後與心律失常的病因、誘因、演變趨勢是否導致嚴重血流動力障礙有關。 發生於無器質性心臟病基礎上的心律失常包括過早搏動、室上性心動過速和心房顫動, 大多預後良好, 但QT延長綜合征患者發生室性過早搏動, 易演變為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 預後不佳, 預激綜合征患者發生心房撲動或心房顫動且心室率很快時, 除易引起嚴重血流動力改變外,

還有演變為心室顫動的可能, 但大多可經直流電複律和藥物治療控制發作, 因而預後尚好。

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率極度緩慢的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心室自主節律、重度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 可迅速導致迴圈功能障礙而立即威脅病人的生命。 房室結內阻滯與雙束支阻滯所致的房室傳導阻滯的預後有顯著差別, 前者預後較好而後者預後惡劣。 發生在器質性心臟病基礎上的心律失常, 如本身不引起明顯血流動力障礙, 又不易演變為嚴重心律失常的, 預後一般尚好, 但如基礎心臟病嚴重, 尤其是伴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心肌缺血者, 預後一般較差。

心律失常: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