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知道,由於心律失常干擾了正常的心臟跳動節律,對心臟的生理功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其臨床表現往往比較複雜,其嚴重性主要取決於心律失常的性質及持續時間.那是否就能說所有的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療呢?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因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並因人而異,結合基礎心臟疾病綜合分析.
人體內的心臟的作用就是通過收縮來推動全身的血液迴圈,心律失常的結果往往使血液迴圈受到影響.不過,有很多心律失常對血液流動的影響是相當小的.比如一次早搏發生時,心臟當時搏出量會減少些,但經過一個代償期後,緊接在早搏後的一次心臟搏動即較為有力,把早搏少搏出的血馬上補償了.一般說,每分鐘都有幾次早搏的人,其心排出量也仍是正常的.正常的人心臟每分鐘收縮60~100次,低於此數就叫心動過緩,高於此數就叫心動過速,但實際上當心率不低於40次/分或不超過140次/分時,心臟的排血量沒有什麼重要的改變.這樣的心律失常都不是必須治療的.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情況下發生的心律失常並不嚴重,有的基本不影響或稍對心臟生理功能產生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長期的臨床觀察對這些心律失常也一般不會演變,不產生嚴重後果,對此可以長期隨訪觀察,適當使用藥物控制症狀,或者不用治療.具體來說可以以下一些:
1.竇緩
HR小於60次/分即為竇緩,可以是一種病理狀況,但是對於一些運動員或某些健康的年青人來說,沒有症狀竇緩,可以是其心功能良好的標誌,當然無需治療,多數情況下的無症狀竇緩,可以觀察隨訪.
2.單純的房早或室早
單純的房早或室早,如果基礎疾病穩定,心功能良好,可以隨訪觀察,即使是室早,也可以不用藥治療,長期臨床觀察表明,如果沒有成對、多源、聯律,或者出項心動過速等現象,這些單純的早搏預後還是良好的.
3.年青人中的Ⅰ0~Ⅱ0Ⅰ型房室傳導阻滯
如果發生于年青人中的Ⅰ0~Ⅱ0Ⅰ型房室傳導阻滯,尤其是夜間,有時候是迷走神經功能亢進的現象,當然可以觀察不治療,有時候情況下也是一種病理現象,如心肌炎後出現,可以對症處理並隨訪觀察.
當然日常生活中,還是看自覺症狀的輕重.有的人,每次早搏都有不適感;有的人,心率稍慢一些就感到頭暈;有的人,心率稍快一些就覺得心慌.對這樣的人,用一點藥使症狀減輕當然也有好處.至於是否需要治療,最後還是得由專業的醫生通過全面分析、個別對待為好.所以如果有心律失常的情況,最好先到醫院去檢查一下,才好下最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