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牙齦出血怎麼辦 試試看中醫調理方法

牙齦出血怎麼辦?刷牙的時候, 發現牙刷上有血跡;吃東西的時候, 也發現食物上有點點血跡。 牙齦出血雖然不怎麼疼痛, 但需要及時調理治療。 來看看中醫有哪些方法吧。

中醫辯證治療牙齦出血

中醫認為, 牙齦跟體內多個經絡有關聯, 內分泌變化會使牙齦變得容易發炎, 臟腑上火, 如胃火、脾火、肝火等, 都可能造成牙齦出血。

一、脾胃火旺

脾胃火旺者, 可見牙齦出血、紅腫、疼痛等症狀, 治療可用清瀉脾胃之熱的藥方, 如清胃散, 可加連翹、紫花地丁。

由胃熱引起者, 輕症無明顯不適, 牙齦輕度紅腫, 僅在刷牙時容易出血,

色鮮紅, 量不多, 宜煎服生地黃、連翹各15克, 鮮茅根、鮮蘆根、鮮荷葉各30克。 胃熱較重者, 牙齦滲血量多, 牙齦紅腫疼痛, 伴有口苦而渴、大便結、小便黃等, 可煎服生石膏、生地黃、連翹各15克, 黃連、升麻、當歸各6克, 仙鶴草、鮮茅根各30克。

二、陰虛

胃陰不足者, 可見胃出血, 伴發胃部隱痛、口幹、舌燥等症狀, 用滋養胃陰的藥方來改善, 如甘露飲加上天花粉。

由陰虛引起者, 牙齦滲血時發時止, 牙齦微微紅腫, 伴有心煩、手足心熱、咽幹舌燥、腰酸脹等, 宜用滋陰瀉火的方藥;①知柏地黃丸;②二至丸;③知母、黃柏、丹皮、山藥、茯苓、山茱萸、澤瀉各10克, 熟地黃、旱連草、女貞子、仙鶴草各15克

三、肝熱

肝熱太盛者, 可見牙齦出血、口幹、口苦、睡眠不佳等症狀, 通常由於熬夜、心情、情緒等問題所引起。

可用瀉肝熱的藥方來疏肝、解鬱, 如柴胡清肝湯。

中醫治療牙齦出血偏方

(1)每天3餐後立即用軟毛牙刷刷牙, 做到兩個“3”, 即每日3次, 每次刷分鐘並要求豎刷, 或飯後用溫淡鹽開水漱口。

(2)牙齦局部可用3%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 擦乾後, 再塗以碘甘油。

(3馬齒莧2.5-5公斤, 洗淨, 切碎, 用乾淨紗布包著壓出原汁, 1次飲1小杯, 1日飲2-3次。

(4)生石灰、白糖等份, 混合研勻, 取少許敷患處, 可治牙縫出血及牙衄。

(5)毛薑、熟地、生地各15克, 雞蛋1個水煎服, 吃蛋喝湯, 可治牙周炎牙齦出血。

四種中藥漱口治療牙齦出血

1、薄荷。 發散風熱、透疹解毒。 可用於起病初期、牙齦腫痛, 有抗炎、鎮痛、止癢作用。

2、淡竹葉。 清涼解熱。 可用于心火熾盛, 有清熱、抑菌的作用。

3、兩面針。 活血散瘀、行氣止痛。 可用於反復牙齦出血、色澤瘀深、疼痛明顯, 有鎮痛、抗炎、抗菌及局部麻醉的作用。

4、金銀花。 清熱解毒、消散癰腫。 可用於牙齦出血流膿等急性炎症期, 有抑菌、抗炎、解毒等作用。

含漱液的製作方法:根據不同的口腔情況, 選擇以上一種或幾種中藥, 取15克藥材、100毫升水, 煮沸5分鐘, 放涼即可使用。

正確的含漱方法:清潔口腔後, 口含約20毫升含漱液, 低頭浸泡前牙牙齦, 頭向左、右側偏浸泡左、右側牙牙齦, 頭後仰浸泡後牙牙齦, 每次浸泡出血部位3分鐘後將含漱液吐出, 每天3次。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牙齦出血

1、飯後漱口, 秋季進餐後應用漱口水或者鹽水漱口, 清洗口腔細菌和食物殘渣, 有效預防牙齦出血的發生。

2、定期洗牙, 大家定期洗牙是有效預防牙齦出血的最好方法。 洗牙可以去除牙齒上的牙石和牙垢, 而刷牙則無法徹底清除。

3、多喝水和多吃蔬菜水果, 秋季天氣乾燥加上身體維生素的缺乏容易導致牙齦出血的發生, 建議大家秋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有效防治牙齦出血。

4、每天按摩牙齦, 大家秋季每天按摩牙齦也能夠預防牙齦出血和牙齦萎縮的發生。 同時還可以改善牙周血液迴圈, 預防多種口腔疾病的發生。

5、充分咀嚼, 大家進食應對食物進行充分的咀嚼, 一方面有助食物被充分消化, 另一方面促進牙周組織健康, 預防牙齦出血的發生。

出現牙齦出血應及時去醫院接受醫生檢查, 若是由於口腔內的牙垢和牙石刺激所致,

可以通過洗牙及時清除, 方可有效治療牙齦出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