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高血壓已經成為都市最高發的疾病之一, 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而且越來越趨於年輕化。 高血壓患者一直在想盡辦法降血壓, 甚至長期服用降壓藥, 但是降壓藥服用久了, 會產生副作用, 容易產生依賴性。 那麼有沒有什麼從根本上控制血壓的方法呢?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中藥材有效降低血壓。
幾種中藥材有效降低血壓:
夏枯草: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降壓中藥, 外形為唇形, 具有利尿、清肝、降血壓等功效, 葉子也可以泡茶來飲用。 關於降壓的有效成分, 過去一直認為是其所含的鉀鹽。
杜仲:是一種乾燥的樹皮, 別小看這樹皮, 它是一種名貴的滋補藥材, 主要用於治療腎虛腰痛、胎動胎漏、高血壓等。 杜仲的主要降壓成分是松脂醇二葡萄苷。 杜仲水提取物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飾具有抑制作用, 並有降壓作用, 且降壓療效平穩、無毒、無不良反應, 主要通過直接擴張血管和抑制血管運動中樞而使血壓下降。
野菊花:它的外形與菊花十分相似,
決明子:味苦、甘而性涼, 具有清肝火、祛風濕、益腎明目等功能。 決明子中蛋白質的降壓作用, 與該蛋白質在腸道內分解後形成的氨基酸和多肽短鏈的吸收入血有關。 決明子中低聚糖產生的降壓作用, 與其促進腸道雙歧桿菌的增殖有關。 但是決明子藥性寒涼, 有泄瀉和降血壓的作用, 就不適合脾胃虛寒、脾虛泄瀉及低血壓等患者服用。
高血壓患者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1、不要盲目降壓。 首先弄清是否因腎臟疾病、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大動脈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壓。 須找出病因, 對症治療;
2、用藥劑量和種類不能雷同。 應按病情輕重分級治療, 並注意個體差異 , 藥量因人而異;
3、除輕型或剛出現的高血壓外 , 用藥儘量不要單一, 應聯合用藥, 複方治療。 優點是產生協同作用, 減少每種藥物劑量及其副作用;
4、堅持長期合理服藥 , 勤測血壓 , 及時調整劑量 , 鞏固療效;
5、宜逐漸降壓。 對無併發症的患者 , 要求使血壓降至 140/9 0毫米汞柱左右。 過度降壓可使腦、心、腎供血不足導致進一步缺血, 輕者頭暈, 重者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和心肌梗塞;
6、合理服用降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