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藥粥療法對付秋燥療效好 推薦4款養生藥粥

燥主秋令, 常給人們帶來諸多不適, 如乾咳少痰, 胸中隱痛, 虛熱煩渴, 口鼻幹癢, 胃脘隱痛, 嘈雜不適等, 當以潤肺滋陰、補虛潤燥為治, 藥粥療法秋燥有明顯療效, 介紹幾則, 供選用。 但養陰類藥粥多滋膩, 平素見有胸悶、食少、便溏、舌苔厚膩者不宜選用。

百合粥

百合30克, 大米50克, 冰糖適量。 將百合、大米淘淨, 同放鍋中, 加清水適量, 煮至粥熟時, 調入搗碎的冰糖, 再煮一、二沸服食, 每日1劑。 可潤肺止咳, 清心安神。

中醫認為, 百合性味甘、微寒, 入肺、心經, 有潤肺止咳, 清心安神之功, 本品味甘質潤, 香甜可口, 是老幼鹹宜的藥食佳品。

《本草綱目》言其“利大小便, 補中益氣”。 《本草綱目拾遺》言其“清痰火, 補虛損”。 《日華子本草》言其“安心, 定膽, 益智, 養五臟”。 《本草求真》言其“功有利於心肺, 而能斂氣養心, 安神定魄”。 臨床觀察發現, 本品清心安神, 對熱病後餘熱末盡, 神思恍惚, 煩燥失眠, 莫名所苦的“百合病”療效甚佳。 煮粥服食, 更增其補益潤肺之力, 誠如《本草綱目》所言“百合粥, 潤肺調中”, 臨床上常用於肺燥、肺結核咳嗽, 痰中帶血等, 殊多效驗。

酥蜜粥

酥油30克, 蜂蜜15克, 大米100克。 將大米淘淨, 放入鍋中, 加清水適量, 待沸時調入酥油、蜂蜜, 煮至粥熟服食, 每日1劑。 可滋養五臟, 養陰潤燥。

中醫認為, 酥油性味甘、平, 入脾、肺、腎經, 有滋養五臟, 補益氣血, 潤澤毛髮之功。 《本草綱目》言其“益虛勞,

潤臟腑, 澤肌膚, 和血脈”。 《隨息居飲食譜》言其“潤燥充液, 滋陰止渴, 耐饑, 養營清熱”, 因而對於五臟虧虛, 體質虛弱, 虛勞發熱, 肺虛久咳, 痰中帶血, 胃脘隱痛, 大便燥結, 毛髮枯萎等, 頗有效驗。 蜂蜜也為補益佳品, 中醫認為, 蜂蜜性味甘、平, 入脾、肺、大腸經, 有補中緩急, 潤肺止咳, 潤腸通便之功。 同酥油煮粥服食, 既香甜潤口又可增強補益之力, 正如《本草綱目》所言“酥蜜粥, 養心肺”。

蔗汁粥

甘蔗汁100~150毫升, 大米100克。 將甘蔗洗淨, 切碎, 榨汁備用。 取大米淘淨, 加清水適量煮粥, 待熟時調入蔗汁, 再煮一、二沸即成, 每日1劑。 可清熱生津, 養陰潤燥。

甘蔗, 又稱糖梗、稈蔗、薯蔗, 中醫以榨出的汁液入藥, 名蔗漿, 《隨息居飲食譜》言其為“天生複脈湯”。 中醫認為, 甘蔗性味甘、寒,

入肺、胃經, 有清熱潤燥, 生津止渴之功, 適用于陰虛肺燥所致的咳嗽, 胃陰不足所致的嘔吐, 熱病及暑熱傷陰所致的口幹口渴等。 《本草綱目》言“蔗, 脾之果也。 其漿甘寒, 能瀉火熱。 。 。 。 。 。 消渴解酒”。 《玉楸藥解》言“蔗漿, 解酒清肺”。 煮粥服食, 對熱病傷陰, 津液不足, 心煩口渴, 肺燥咳嗽, 大便幹結等, 頗有效驗。 對熱病後期胃陰不足, 食欲不振, 納差食少, 胃脘隱痛, 葉或嘔吐等, 也有明顯效果。

石斛粥

石斛15克(鮮者加倍), 大米100克, 白糖適量。 將石斛洗淨, 放入鍋中, 加清水適量, 水煎取汁, 加大米煮粥, 待熟時調入白糖, 再煮一、二沸即成, 每日1劑。 可益胃生津, 養陰清熱。

中醫認為, 石斛甘、淡、微寒, 入肺、胃、腎經, 有益胃生津, 養陰清熱之功, 凡熱病後期, 出現津液缺乏,

口乾舌燥, 心煩口渴, 低熱不退, 餘熱不清, 食欲不振, 胃痛幹嘔, 自汗盜汗、頭目虛眩, 舌幹而紅或光剝無苔等症狀時, 以石斛最為適宜, 其可清中有補, 補中兼清。 《藥品化義》言“石斛氣味輕清, 合肺之性, 性涼而清, 得肺之宜, 肺為嬌髒, 獨此最為相配。 主治肺氣久虛, 咳嗽不止, 邪熱痱子, 肌表虛熱”。 煮粥服食, 相得益彰, 對肺燥咳嗽及老人、病後胃脘隱痛, 食欲不振, 嘈雜不適者, 頗為適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