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腸炎病程一般在兩個月以上, 臨床常見的有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和限局性腸炎等。 治療慢性腸炎, 關鍵在於根據腸炎的分類進行治療。 同樣, 腸炎用藥也需要遵守以下三個原則。
誤區一:躺著服藥
躺著服藥, 藥物容易黏附於食道壁。 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道, 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 埋下患食道癌的隱憂。 所以, 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藥。
誤區二:幹吞藥
有些人為了省事, 不喝水, 直接將藥物幹吞下去, 這也是非常危險的。
誤區三: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後吃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藥或怕孩子噎住, 就自作主張地把藥掰碎或用水溶解後再服用, 這樣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藥物的不良反應。 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為例, 掰碎後沒有腸溶衣的保護藥物無法安全抵達腸道, 在胃裡就被溶解, 不僅無法發揮療效, 還刺激了胃黏膜。 將藥物用水溶解後再服用也有同樣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