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中經常會有脖子大筋疼的症狀出現, 有些時候疼痛反復發作, 影響工作和休息。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脖子大筋疼的症狀發生?脖子大筋疼怎麼辦?
脖子大筋疼可能由以下因素導致:
一是肌肉扭傷, 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 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 過高、過低或過硬, 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 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 使頸椎小關節扭錯, 時間較長即可發生靜力性損傷, 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 氣血運行不暢, 局部疼痛不適, 動作明顯受限等。 二是感受風寒,
脖子大筋疼怎麼辦?
熱敷:採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 用熱水袋一個 ,裝上 40℃~ 50℃熱水 ,放在頸後部熱敷 10~ 20分鐘 ,每日 2次 ,可起到 活血化瘀的作用。 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按揉風池: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 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 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 功效:疏風散寒, 開竅鎮痛。 拿捏頸肌: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 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 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 雙手用力對合, 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 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效:解痙止痛, 調和氣血。 按壓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
藥物:早期的疼痛可以選用紅花油、雲香精等, 痛處擦揉, 每天2~3次, 有一定效果。 對於一些由於頸椎病誘發的長期疼痛可以選擇敷貼安`頸貼之類的中醫膏藥, 止痛效果較理想, 但病人自感貼膏後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 孕婦忌用。
針灸:不能前後俯仰者, 取大抒, 京骨穴, 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 取肩外俞, 後溪, 風池穴。 一般可取懸鐘穴, 位於足外洞上三寸, 針4~5分, 灸3~7壯, 亦可按摩此穴, 每次15分鐘。
溫馨提示
以上只是部分應對脖子筋疼的方法, 對於一些長期不能消除的疼痛建議積極地去醫院檢查診斷, 確定病因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