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經學上夢遊是一種睡眠障礙, 症狀一般為在半醒狀態下在居所內走動, 但有些患者會離開居所或作出一些危險的舉動。 關鍵是夢遊症患者對於夜間發生的事情毫無印象!夢遊症不是發生在夢中, 而是發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階段, 此階段集中於前半夜, 通常發生在入睡後的前2-3小時。
為何會夢遊, 需要治療嗎?
夢遊是一種與睡眠有關的腦功能障礙。 夢遊主要是人的大腦皮層活動的結果。 大腦的活動, 包括“興奮”和“抑制”兩個過程。 通常, 人在睡眠時, 大腦皮質的細胞都處於抑制狀態之中。 倘若這時有一組或幾組支配運動的神經細胞仍然處於興奮狀態,
是什麼原因導致阻斷機制失調呢?誘發夢遊症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幾個↓
1、心理受到過度刺激, 過於悲傷或激動等;
2、精神壓力大, 日常生活沒有規律, 常常焦慮不安, 家庭關係不和, 親子關係欠佳等;
3、白天過度勞累。 如連續幾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藥物等;
4、家族遺傳。 家系調查表明夢遊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陽性家族史的較多, 且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較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 說明該病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
5、器官病變, 或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關。 因該病多發生于兒童期,
所以夢遊只要不是腦器質性病變引起的, 不太嚴重的情況下一般不需治療。 如果頻繁發生, 可請醫生用些鎮靜劑。
但一定要預防夢遊面臨的危險!家中要做必要的安全防範, 如門窗加鎖、房內不生火、不放危險物品。 因為恐懼、焦慮易使夢遊症加重, 要設法消除恐懼、焦慮心理。 平時對待夢游患者, 要多些關懷, 給予他們一個溫暖安全的生活環境, 避免不良心理刺激。
到底能不能叫醒夢遊的人?
坊間傳言, 一定不要叫醒夢遊的人, 因為他可能會被嚇瘋或嚇死。 事實上, 夢遊者很難被喚醒,
那要不要叫醒夢遊的人呢?這要視情況而定, 如果他做出危害周圍人安全的舉動, 或是將自己處於危險境地的時候, 要及時把他叫醒, 或幫助他脫離險境。
那麼, 如何叫醒夢遊的人呢?
通過病因分析, 我們已經知道夢遊多少是一種象徵性的願望補償, 可以通過厭惡療法把夢遊者從夢中喊醒, 打破夢游者的行為定勢, 使這種下意識的行為達不到目的, 那麼夢遊就會逐漸消退。 舉個例子:
有一個人夢游時常把一支裝有彈藥的獵槍對準自己的妻子, 這種危險的舉動攪得生活得不到安寧。 治療方法很簡單, 讓妻子睡床的外側, 丈夫睡內側, 這樣當丈夫起床夢游時便會把妻子鬧醒,
採用厭惡療法有兩個關鍵之處, 一是設法在患者夢游時喚醒治療者, 二是及時中斷患者夢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