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複習資料:惹上恐懼症如何自我調節?對於恐懼心理,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會有的, 尤其是害怕的心理, 都是比較普遍的, 那麼對於恐懼症我們要怎麼面對, 怎麼去調整呢?
在生活中, 不管男女都有害怕的東西。 有的人怕黑, 有的人怕蛇, 還有的人怕老鼠, 各種各樣的人害怕的東西各不相同。 其實, 害怕也是一種心理疾病, 當害怕變嚴重時就變成了恐懼症。
1、女士說:“我特別怕黑, 晚上不能一個人睡。 如果迫不得已單獨在家, 就必須打開電視和所有的燈, 不然連眼睛都不敢閉上。 我也知道在家裡沒什麼可怕的,
2、男士說:“我特別怕跟人面對面說話, 總擔心對方會不小心碰到自己, 讓自己受傷甚至骨折。 開始人家還以為我在開玩笑, 但時間久了, 都開始用怪異的眼光看我。 我也告訴自己不用怕, 怎麼可能碰一下就骨折呢?但沒用, 而且越來越嚴重, 都不敢見人。 工作耽誤了不說, 精神也快要崩潰了!”
生活中, 人人都會有害怕的時候, 但是如果像上面兩位那樣特別怕, 甚至控制不住地出現流汗、心慌、發抖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因此影響了工作生活, 這就可能是得了害怕疾病——恐懼症。
恐懼症離我們並不遙遠
曾有研究統計表明, 平均每1000人裡, 就可能有2例嚴重症狀的恐懼症病患。
恐懼症最常見的有場所恐懼,
恐懼症的表現多樣, 原因也很複雜, 至今為止, 尚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能夠解釋所有類型的恐懼症。 但一般來說, 以心理學的視角, 會從過去的經歷、現在所處的環境以及患者本人的性格特點等幾個方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