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花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 它是一個能夠製作藥膳, 同時能夠製作藥品, 而且大黃花的使用方法也比較廣泛, 在選擇時也可以放心進行, 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 白蒿茶、興安芯芭、芯瑪芭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達烏裡芯芭的全草。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 高6-23cm。 密被白色絹毛, 使植株成為銀灰白色。 莖多條, 成叢, 基部緊密的鱗片所覆蓋;彎曲上升或直立, 老時基部木質化。 葉對生;無柄;葉片線形或條狀披針形, 長10-23mm, 寬2-3mm, 先端漸尖, 具小刺狀尖頭, 全緣或偶有分裂, 兩面被白色絲狀柔毛。 總狀花序頂生,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與砂礫草原上。
【性狀】 性狀鑒別 全株密被白色絹毛。 莖叢生, 基部為鱗片覆蓋。 葉無柄, 條形至條狀披針形, 全緣, 被灰白色毛茸。 花皺縮成喇叭狀, 長4-6cm, 上部直徑達1cm, 表面棕黃色, 密被絲狀毛;花萼齒,
【化學成份】 全草含黃酮 (flavonoids),環烯醚萜( iridoid),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桂皮酸衍生物( cinnamic acid derivative)等,已分離得到咖啡酸(caffeic acid),小麥黃素-7-O-葡萄糖甙(tricin-7-O-glucoside),金聖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甙(chrysoeriol-7-O-glucuronide及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7-O-glucuronide)。
【性味】 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利尿;止血。 主風濕痹痛;月經過多;吐血;衄血;便血;外傷出血;腎炎水腫;黃水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3-9g;研末, 1.5-3g。 外用:適量, 煎湯洗。
【摘錄】 《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大黃花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 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 總得來說大黃花的養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 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大黃花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