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因人體內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 而導致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紊亂的一種全身性慢性進行性疾病。 由此可見, 糖尿病不是單一的疾病, 除高血糖之外, 還常伴有下述情況。 加起來就是糖尿病的“十高一低”。
高血壓
近8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壓升高。 高血壓不但影響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而且對血管、器官都會有損害。 控制血壓與控制血糖同等要工重要。
高血脂(現已改稱血脂異常)
2型糖尿病不但會引起糖代謝紊亂, 而且多數伴隨血脂代謝紊亂。 這樣, 血液中長期過多的脂類容易被自由基氧化,
高胰島素血症
醫學研究表明, 每日48個單位的胰島素, 就可以滿足人體需要。 但是, 有的糖尿病患者每日注射的胰島素量已經超過48個單位, 甚至高達60~80個單位, 血糖還是不穩定。 這是因為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醫學上叫胰島素抵抗)的結果。 這時血液中胰島素含量過高, 形成高胰島素血症。
高尿酸血症
是高胰島素血症的一個方面, 它是一個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的獨立因素, 甚至可以作為一種評價胰島素抵抗的標誌物。 若對此不加控制,
高炎性反應
糖尿病早期, 血糖還未升高之前, 患者體內就已經有炎性反應過程啟動。 而糖尿病的炎性反應貫穿於整個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始終。 這種炎性反應的誘發和進展與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密切相關。 現在發現的炎性因數有白介素、腫瘤壞死因數等。
高血黏度
高血黏度對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有很大影響。 2型糖尿病患者紅細胞變形功能明顯降低, 此時紅細胞難以通過小於自身直徑的微血管而發生滯留, 使血流阻力增加或微小血管阻塞, 血流量減少, 微循環有效灌注不足。 如果再有高血黏度, 可導致紅細胞聚集, 更加影響紅細胞變形功能。
高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增高與胰島素抵抗和糖耐量改變有密切關係。 因此,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早期指標。 出現微量白蛋白尿, 是機體發出的一個強烈警告。 因此, 早期監測微量白蛋白尿, 並採取綜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高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發病率很高。 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 葡萄糖利用發生障礙, 能量代謝途徑發生改變, 而導致脂質代謝障礙, 進而發生肝內“脂肪浸潤”病變, 發生脂肪肝。 脂肪肝會直接影響肝臟的功能, 肝臟又是調節血糖的重要器官,
高體重
即肥胖症, 肥胖是胰島素抵抗、糖脂代謝異常、高血壓等代謝綜合征及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主要基礎病變。 減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極差, 烈性傳染病一到來, 首先受害的就是糖尿病患者。 因此, 提高免疫力是治療糖尿病的當務之急。
糖尿病這一特殊的疾病, 迫切需要全面、綜合的防治, 嚴格控制“十高一低”, 降低併發症, 才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