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腹瀉時,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是怎樣引起的?

小兒生長發育快, 體液代謝也較成人快, 嬰幼兒每日水的出入量約為其細胞外液的1/2, 而成人僅1/7。 一方面有利於嬰幼兒養料的輸送和代謝產物的清除, 但也有不利的一面。 因為體液代謝迅速, 故一旦有吐瀉而不能進食, 體液即迅速減少, 同時因小兒體液調節功能不夠成熟, 極易發生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1) 脫水:由於吐瀉丟失體液和攝入量不足, 使體液總量尤其是細胞外液量減少, 導致不同程度的脫水;由於腹瀉時水和電解質兩者丟失比例不同, 從而引起體液滲透壓的變化, 即造成等滲、低滲或高滲性脫水。

(2)代謝性酸中毒:臨床上嬰幼兒以代謝性酸中毒為多見。 腹瀉時丟失大量鹼性物質;進食少和腸吸收不良, 攝入熱量不足, 體內脂肪的氧化增加, 酮體生成增多(酮血症);血容量減少, 血液濃縮, 組織灌注不良和缺氧, 乳酸堆積(乳酸血症);以及腎血流量不足, 腎功能減低, 尿量減少, 酸性代謝產物瀦留等。 由於上述原因, 絕大多數患兒都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 而且脫水越重, 酸中毒也越重。

(3)低鉀血症:人體內含鉀量約為30~50 mmol/kg, 其中98%在細胞內, 只有2%在細胞外。 雖然機體各個部位含鉀量懸殊, 但血漿鉀卻穩定在4.1 ~5.1mmol/L水準。 這種生理現象, 是靠鈉泵來維持的。 由於胃腸道分泌液中含鉀較多( 腹瀉時大便的含鉀量為17.9±11.8mmol/L), 故嘔吐和腹瀉可大量失鉀;進食少,

鉀的入量不足, 而腎臟保鉀的功能卻比保留鈉差, 在機體缺鉀時, 腎臟仍有一定量的鉀繼續排出, 故腹瀉患兒都有不同程度缺鉀, 尤其是久瀉和營養不良的患兒。 鉀缺乏的症狀與細胞內鉀濃度關係不大, 但與血清鉀的濃度有密切關係, 並與血清鉀下降的速度有關。 在脫水糾正前, 鉀總量雖然減少, 由於血液濃縮、酸中毒時鉀由細胞內向細胞外轉移以及尿少而致鉀排出量減少等原因, 血鉀多數正常。 而當輸入不含鉀的溶液時, 隨著脫水的糾正, 血鉀被稀釋, 尿量增加, 鉀隨尿排出;酸中毒被糾正和輸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 使鉀由細胞外向細胞內轉移等原因, 反而引起血清鉀濃度下降。

(4) 低鈣和低鎂血症:腹瀉患兒進食少,

吸收不良, 且從大便丟失鈣、鎂, 可使鈣、鎂減少, 但一般多不嚴重。 而在營養不良、佝僂病、長期腹瀉、堿中毒及未成熟兒則易出現低血鈣症。 在脫水和酸中毒時, 由於脫水使血液濃縮和酸中毒時鈣較多地脫離骨骼, 血中游離鈣比較多, 故低血鈣症多不發生。 而當輸液後血鈣被稀釋, 以及酸中毒被糾正後, 鈣沉著於骨骼, 血清鈣反見降低, 離子鈣減少。 當血鈣降低至1 75mmol/L以下時, 即出現低鈣血症。

極少數久瀉和營養不良的患兒偶有缺鎂症狀, 常在血清鈉、鉀都恢復正常以後出現。 此外, 長期輸液、過分利尿或長期胃引流亦可導致缺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