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後天性多囊腎的治療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腎病, 增大的囊腫壓迫腎臟使腎臟的結構受到損害。 多囊腎西醫採用手術治療, 復發率高, 且不斷加重, 腎功能急轉直下。

目前尚無任何方法可以阻止疾病的發展。 早期發現, 防止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及時正確地治療已出現的併發症至關重要。 一般情況下, 病人檢查出多囊腎後, 首先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如果尚未對病人正常生活造成影響的, 平時需注意不要或少吃吃過鹹、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作息時間要規律, 情緒要平穩樂觀;如果對病人正常生活造成影響的, 平時要注意以上幾條,

還要進行治療, 而且越早越好, 否則任其發展到腎功能衰竭尿毒癥, 為時已晚。

多囊腎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病, 主要表現為雙側腎臟出現多個大小不一的囊腫, 囊腫進行性增大, 最終破壞腎臟結構和功能, 導致終末期腎功能衰竭。

根據遺傳方式不同, 可分為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和常染色隱性多囊腎病。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型多囊腎, 發病于嬰兒期, 臨床較罕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型多囊腎, 常于青中年時期被發現, 也可在任何年齡發病。

ADPKD是一種最常見的單基因遺傳性腎病, 發病率1/1000~1/4000, 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 故既往又稱之為“成人型多囊腎病”, 實際上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甚至胎兒, 故“成人型”這一術語並不準確,

現已廢用。 ADPKD除累及腎臟外, 還可伴有肝囊腫、胰腺囊腫、顱內動脈瘤、心臟瓣膜異常等, 因此, 它也是一種系統性疾病。 目前已經明確引起多囊腎病的突變基因主要有PKD1HE PKD2兩種。 60歲以上患者將有50%將發展至終末期腎衰竭, 占終末期腎衰竭病因的5~10%。

ARPKD是一種隱性遺傳性腎病, 一般在嬰兒期即有明顯表現, 因此過去稱為“嬰兒型多囊腎病”, 少部分發生于兒童或青少年。 發病率約1/1萬~1/4萬, 常伴有肝臟受累, 表現為肝囊腫。 目前已發現其發病與PKHD1基因有關。 ARPKD患兒中, 50%在出生後數小時至數天內死於呼吸衰竭或腎衰竭, 存活至成人者主要特徵是腎集合管紡錘形擴張, 進展至腎衰竭, 同時伴有肝內膽管擴張、先天性肝纖維化, 臨床表現為門脈高壓症。

由於ARPKD是一種少見病, 多發生于兒童, 故本文僅介紹ADPKD。

本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按其遺傳規律, 代代發病, 男女患病幾率均等。 父母一方患病, 子女發病幾率50%。 但約有40%的患者無家族一傳十, 可能為患者自身基因突變所致。

目前已知ADPKD突變基因有兩個, 按照發現前後分別命名為PKD1和PKD2。 PKD1位於第16染色體短壁, 基因長度52kb, 有46個外顯子, mRNA為14kb。 PKD2位於第4染色體長臂, 基因長度 68kb, 有15個外顯子, mRNA約2.9kb。 第3個基因可能存在, 但尚未在染色體上定位和克隆。 PKD1和PKD2的蛋白表達產物分別成為多囊蛋白1和多囊蛋白2。 迄今報導的PKD1和PKD2基因突變形式分別為81中和41種, 包括錯義突變、無義突變、剪切錯誤、缺失、插入和重複等。

二次打擊學說

Qian等在1996年提出了體細胞等位基因突變學說,

即“二次打擊”學說。 該學說認為多囊腎病小管上皮細胞遺傳了父代的PKD突變基因, 基因型為雜合子, 此時並不引起多囊腎病, 只有在感染、中毒等後天因素作用下, 雜合子的正常等位基因也發生了突變, 即“二次打擊”, 丟失了正常單倍體, 個體才發生多囊腎病。 根據“二次打擊”學說, 第2次基因突變發生的時間和部位決定了腎囊腫發生的時間和部位。 目前認為 PKD1基因較PKD2更易發生突變, 因此PKD1基因突變導致的多囊腎病發病率高, 起病早。 此外, 也有可能PKD1和PKD2基因同時發生突變, 這一現象稱為“交叉雜合性”, 即在生殖細胞PKD1基因突變基礎上發生了體細胞PKD2基因的突變或單一個體同時發生PKD1和PKD2基因的突變。 這種交叉雜合性突變患者較單一基因突變者病情更重。

螺旋區-螺旋區相互作用假說

多囊蛋白1分佈於細胞膜表面, 細胞外區有與海膽精子的卵膠受體同源的區域, 啟動該區域後發生頂體反應, 調節離子通道轉運活性;多囊蛋白2分佈於內質網和細胞膜, 兩者通過C端的螺旋區, 發生螺旋區-螺旋區相互作用, 作為受體共同感知胞外配體的刺激, 以陽離子作為第二信使將信號通過共同途徑傳至細胞核, 調節細胞的增殖、分化和遷移, 保證產生和維持正常腎小管形態。 因此, 兩種多囊蛋白中的任何一種發生突變, 都會導致信號產生及傳導通路的異常, 在人類和鼠類引起病理改變相同的多囊腎病, 這就是螺旋區-螺旋區相互作用學說。

纖毛在多囊腎病發病中的作用

纖毛存在於大多數細胞表面的一種細長的管狀結構,按結構和功能分為初級纖毛以及運動纖毛兩種,具有運動和感知外界信號的功能。研究表明,多囊腎病是一類纖毛相關疾病。腎臟纖毛由腎小管上皮細胞伸入腎小管腔,與尿液直接接觸,其功能主要是作為機械感受尿流刺激。多囊蛋白1和多囊蛋白2共同表達在腎臟纖毛並形成多囊蛋白複合體,將機械刺激轉成化學信號,細胞鈣離子內流增加,調節細胞週期和分裂。腎臟纖毛結構及結構異常或PC1和PC2結構及功能障礙均可導致腎囊腫性疾病的發生。

綜上所述,遺傳突變基因是雜合子,在毒素、感染等環境因素“二次打擊”下,體細胞發生突變,引起纖毛或多囊蛋白結構和功能異常,細胞週期調控和細胞內代謝障礙,上皮增殖,形成微息肉,阻塞腎小管管腔;基底膜成分異常,細胞極性改變,小管細胞細胞腔膜面分泌液體增加;同時新生血管形成增多,為不斷增殖的細胞提供營養。以上這些表型異常使囊腫襯裡上皮細胞不斷增殖,囊腫進行性增大,產生了類似良性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最終導致疾病進展和腎功能喪失。

ADPKD是一種累及全身多個系統的疾病,其臨床表現包括腎臟表現和腎外表現。

腎臟表現

腎囊腫:ADPKD患者的很多症狀都與腎囊腫的發展密切相關。腎臟皮質、髓質存在多發液性囊腫,直徑從數毫米至數釐米不等,囊腫的大小、數目隨病程進展而逐漸增加。男性患者腎囊腫增大的程度高於女性患者。

疼痛:背部或肋腹部疼痛是ADPKD患者最常見的症狀。隨年齡及囊腫增大症狀逐漸明顯,女性更為常見。急性疼痛或疼痛突然加劇常提示囊腫破裂出血、結石或血塊引起的尿路梗阻和合併感染。慢性疼痛多為增大的腎臟或囊腫牽拉腎被膜、腎蒂,壓迫鄰近器官引起。巨大肝囊腫也可引起右肋下疼痛。

出血:90%以上的患者有囊內出血或肉眼血尿。多為自發性,也可發生於劇烈運動或創傷後。引起血尿的原因有囊腫血管破裂、結石、感染或癌變等。一般血尿均有自限性,2~7天可自行消失。若出血持續1周以上或患者年齡大於50歲,需排除癌變可能。

高血壓:是ADPKD患者最常見的早期表現之一。腎功能正常的年輕ADPKD患者中,50%血壓高於140/90mmHg,而在終末期腎病患者中幾乎100%患有高血壓。血壓高低與腎臟大小、囊腫多少呈正比關係,且隨年齡增大不斷升高。

腎功能損害:早期腎功能損害常表現為腎臟濃縮功能下降。大部分患者在囊腫增長的40~60歲年可維持正常腎功能;一旦腎功能開始下降,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速度每年約為4.4~5.5ml/min,從腎功能受損發展至終末期腎病時間約為10年。

纖毛存在於大多數細胞表面的一種細長的管狀結構,按結構和功能分為初級纖毛以及運動纖毛兩種,具有運動和感知外界信號的功能。研究表明,多囊腎病是一類纖毛相關疾病。腎臟纖毛由腎小管上皮細胞伸入腎小管腔,與尿液直接接觸,其功能主要是作為機械感受尿流刺激。多囊蛋白1和多囊蛋白2共同表達在腎臟纖毛並形成多囊蛋白複合體,將機械刺激轉成化學信號,細胞鈣離子內流增加,調節細胞週期和分裂。腎臟纖毛結構及結構異常或PC1和PC2結構及功能障礙均可導致腎囊腫性疾病的發生。

綜上所述,遺傳突變基因是雜合子,在毒素、感染等環境因素“二次打擊”下,體細胞發生突變,引起纖毛或多囊蛋白結構和功能異常,細胞週期調控和細胞內代謝障礙,上皮增殖,形成微息肉,阻塞腎小管管腔;基底膜成分異常,細胞極性改變,小管細胞細胞腔膜面分泌液體增加;同時新生血管形成增多,為不斷增殖的細胞提供營養。以上這些表型異常使囊腫襯裡上皮細胞不斷增殖,囊腫進行性增大,產生了類似良性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最終導致疾病進展和腎功能喪失。

ADPKD是一種累及全身多個系統的疾病,其臨床表現包括腎臟表現和腎外表現。

腎臟表現

腎囊腫:ADPKD患者的很多症狀都與腎囊腫的發展密切相關。腎臟皮質、髓質存在多發液性囊腫,直徑從數毫米至數釐米不等,囊腫的大小、數目隨病程進展而逐漸增加。男性患者腎囊腫增大的程度高於女性患者。

疼痛:背部或肋腹部疼痛是ADPKD患者最常見的症狀。隨年齡及囊腫增大症狀逐漸明顯,女性更為常見。急性疼痛或疼痛突然加劇常提示囊腫破裂出血、結石或血塊引起的尿路梗阻和合併感染。慢性疼痛多為增大的腎臟或囊腫牽拉腎被膜、腎蒂,壓迫鄰近器官引起。巨大肝囊腫也可引起右肋下疼痛。

出血:90%以上的患者有囊內出血或肉眼血尿。多為自發性,也可發生於劇烈運動或創傷後。引起血尿的原因有囊腫血管破裂、結石、感染或癌變等。一般血尿均有自限性,2~7天可自行消失。若出血持續1周以上或患者年齡大於50歲,需排除癌變可能。

高血壓:是ADPKD患者最常見的早期表現之一。腎功能正常的年輕ADPKD患者中,50%血壓高於140/90mmHg,而在終末期腎病患者中幾乎100%患有高血壓。血壓高低與腎臟大小、囊腫多少呈正比關係,且隨年齡增大不斷升高。

腎功能損害:早期腎功能損害常表現為腎臟濃縮功能下降。大部分患者在囊腫增長的40~60歲年可維持正常腎功能;一旦腎功能開始下降,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速度每年約為4.4~5.5ml/min,從腎功能受損發展至終末期腎病時間約為10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