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本病主因與脾腎虛損有關, 誘因則責之於外邪與過勞。 一是外邪侵襲, 因多數病人由風水發展而來, 部分患者雖無風水史, 但有反復感染風熱和濕熱的病史;二為臟腑虛損, 由於其他慢性病、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六淫侵襲、七情所傷、勞倦過度、藥物損害、房事不節以及腎虛或年老腎氣自衰等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削弱機體正氣, 使抵抗力下降, 陰陽平衡失調, 加之外來風熱、濕熱等乘虛內侵臟腑所致。
中藥處方
【組成】熟附塊(先煎)9~15克 姜半夏9~15克 生大黃(後下)6~15克 紫蘇30克 綠豆15~30克 落得打15~30克 六月雪30~60克 黨參12~30克 川黃連3克 生甘草6克 炒白術12克。
【用法】水煎待溫, 分次服。
【治法】溫腎健脾, 扶正降濁。
【主治】慢性腎功能不全所致的氮質血症及尿毒癥。
【加減】嘔吐甚者, 以生半夏代姜半夏, 常用9~12克, 氣虛甚者加灸黃芪15~30克, 如有條件可服人參6~12克, 濃煎代共;尿素氮較高者可加生大黃、煆龍骨、煆牡蠣、六月雪各30克, 熟附塊12克, 水煎至150毫升, 保留灌腸。 並可用丹參注射液16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中靜脈滴入。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