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是中醫學專用名詞。 如果出現咽喉幹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幹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狀, 中醫就認為是“上火”。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 情緒波動過大、中暑、受涼、傷風、嗜煙酒以及過食蔥、薑、蒜、辣椒等辛辣之品, 貪食羊肉、狗肉等肥膩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會“上火”。 而中醫認為, 由於陰陽失調, 失去了正常潛藏功能, 便會引起“上火”症狀。
其實,
上火也分部位,
比如“上焦有火”(上焦指心肺部位),
常見口幹、舌爛、唇裂、目赤、耳鳴,
甚則微咳。
“中焦有火”(中焦指脾胃部位),
一般表現為時而胃火亢盛,
而對於一般“上火”,
則可通過飲食調節,
且“食療”有獨特的效果。
心火旺盛用蓮子湯
表現症狀: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食療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
肺火過盛吃豬肝
表現症狀: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食療法:豬肝1付, 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 共煮至肝熟, 吃肝喝湯。
胃火亢盛喝綠豆粥
食療法:石膏粉30克, 粳米、綠豆各適量, 先用水煎煮石膏, 然後過濾去渣, 取其清液, 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肝火上炎喝梨水
食療法: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 梨2個, 削皮切塊, 加冰糖適量, 清水適量燉服。
腎火旺盛吃豬腰
表現症狀: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脊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躁。食療法:豬腰2只, 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 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 吃豬腰子喝湯。
秋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 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進補適度, 注意保溫, 保持清潔, 適當運動都是十分必要的。
秋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
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進補適度,
注意保溫,
保持清潔,
適當運動都是十分必要的。
但大多數人忽略了養生第一要養心,
秋冬養生尤其要養心。
精神上,
要做到力求其靜,
控制情志活動,
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
含而不露,
避免煩擾,
使體內的陽氣得以潛藏。
1 進補適度
很多人認為, 養生就是進補, 其實不然, 尤其是不能隨意藥補, 飲食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古訓。2 注意保溫
秋冬時節, 氣溫變化很大。 衣著過少、室溫過低, 既易患感冒, 又消耗陽氣;反之, 衣著過多、室溫過高, 則易出汗, 陽氣不得潛藏, 寒邪易於侵入。 保持暖手暖足, 維護人體末端血管的微循環狀況良好。 所以, 秋冬季保暖十分重要。3 保持清潔
秋冬時節也是疾病的高發季節, 尤其是氣候的變化, 呼吸道疾病增加, 人體的抵抗力相對較弱, 注意衛生, 保持清潔十分重要。 要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 尤其是內衣褲襪等, 被褥也要勤曬洗。4 適當運動
養生強調起居有序,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適當的運動。 像慢跑、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習劍等專案都非常不錯,
但以上僅為健身之術,
養生之本在於養心。
正所謂根本清源,
本末不可倒置。
古語有之:心死而人完。
不論從人的生理、心理上看,
養生與養心,
養身與養性,
必須樣樣顧及。
況且,
“心”主其中,
要占首位,
已屬定位。
一個人如果心性不佳、心緒不寧,
勢必吃不香睡不甜,
心慌氣躁,
心驚膽戰,
極易導致心力衰竭。
還能談得上健康嗎?
通俗來講,
心腦共用,
養心與滋腦相一致。
心平氣和以養性,
清心醒腦以養神。
其目的都是為了養身、健身。
腦衰心竭便是人之真老真死。
專家研究證實,
勤勞者比懶惰者長壽,
愛動腦者比昏庸者健康,
樂觀者比哀傷悶愁者漂亮。
心靜才能細細審察事態,體味世道,感悟人生。心寬則體胖,心靜則身健,心平則氣順,心正則行端。
現代養生理論有:心理養生、行為養生、環境養生、運動養生以及飲食養生等。無外乎心境平和、合理膳食、適量運動、起居有序。雖然說秋冬養生要從養心開始,其實任何時候養心都是養生的首要之務!
肛裂患者除了便血以外,經常還伴有肛門疼痛,嚴重者疼痛可持續數小時,十分痛苦。患者常常試圖通過久忍大便,減少排便次數來減輕痛苦,結果反因糞便在大腸中停留時間延長,水分被重吸收而變得更幹硬,再次排便時對肛裂創口的刺激更大,可引起更劇烈的疼痛。這是發生在秋季的常見病。
肛裂是肛管粘膜全層裂開,並形成急慢性潰瘍所致。檢查肛裂的方法是很簡單的,只要用手輕輕分開病人的肛門,就能在肛管後正中線處發現有典型裂口。究其原因,主要由於不良排便習慣引起的,尤其是在秋季的氣候乾燥,且飲水減少,吃的新鮮蔬菜、水果也不足,往往導致便秘或糞便幹結,堅硬的糞塊便可劃破肛門而發生肛裂。
預防肛裂的關鍵是解決便秘。一直以來,飲水療法是防止便秘最有效而價廉的方法。按成年人的生理需要,每天攝入的液體量應達到2000—3000毫升,這在秋季氣候乾燥時顯得格外重要。飲用的可以是白開水、淡鹽水、蜂蜜沖水和飯前飯後的湯水。不宜過多飲用濃茶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因茶葉中的鞣酸可以收斂澀大便;而咖啡因則有利尿、加速水分丟失的作用。在飲食方面,宜多進食一些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甘薯、麥片等。粗纖維食物能軟化大便,增加排糞量,並刺激結腸蠕動。部分肛裂患者僅通過上述方法,症狀即能緩解。
符合生理要求的排便時間是早晨起床或早餐後。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糞便已儲留在乙狀結腸。起床所產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餐後產生的“胃結腸反射”可使結腸蠕動波增加,結腸內壓增高,產生便意。此時可以不增加腹壓,順利地將糞便排出。因此,在正常生活中應合理安排好時間,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秋天驅走了夏日的暑氣,但也同時悄無聲息地帶走了我們皮膚的水分,讓臉部、頸部變得乾燥。不過,你也不必為此“大動干戈”,把各種瓶瓶罐罐的化妝品搬回家。只需一塊熱毛巾,就能讓你的皮膚光滑柔嫩。
先把臉洗乾淨,再將一條毛巾或絨布折成條狀,用36℃―40℃的熱水浸濕,敷在臉部和頸部。如果其間毛巾冷卻了,用熱水浸濕再敷。這樣可以使臉部毛孔張開,血管擴張,促使血液湧向表皮。皮膚發熱後,表皮上的灰塵和皮屑就會脫落。當熱敷的布溫降至皮膚溫度後,皮膚表面的水分停止蒸發,角質層便會膨脹,皮膚就變得柔軟而細嫩了。
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膚質的人,但要注意兩個問題。首先,水溫要因膚質而異。油性肌膚的人,水溫最好和人體體溫保持一致。水溫過高,會使毛孔過度擴張,容易使污垢、油脂等被皮膚吸收,導致皮膚感染炎症。幹性肌膚的人,水溫以40攝氏度左右為宜。其次,控制敷臉時間。如果敷臉時間過長,熱毛巾就會倒吸水,吸走皮膚中原有的水分,使皮膚變得更加乾燥。因此,敷臉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為宜。
除此之外,還有一招簡單易行的秋天護膚小竅門:將臉部清潔乾淨,把開水倒入臉盆,將臉埋在氤氳熱氣中,持續2―3分鐘,然後將柔膚水和麵霜塗抹在臉上,皮膚便會滑嫩有彈性。
現代養生理論有:心理養生、行為養生、環境養生、運動養生以及飲食養生等。無外乎心境平和、合理膳食、適量運動、起居有序。雖然說秋冬養生要從養心開始,其實任何時候養心都是養生的首要之務!
肛裂患者除了便血以外,經常還伴有肛門疼痛,嚴重者疼痛可持續數小時,十分痛苦。患者常常試圖通過久忍大便,減少排便次數來減輕痛苦,結果反因糞便在大腸中停留時間延長,水分被重吸收而變得更幹硬,再次排便時對肛裂創口的刺激更大,可引起更劇烈的疼痛。這是發生在秋季的常見病。
肛裂是肛管粘膜全層裂開,並形成急慢性潰瘍所致。檢查肛裂的方法是很簡單的,只要用手輕輕分開病人的肛門,就能在肛管後正中線處發現有典型裂口。究其原因,主要由於不良排便習慣引起的,尤其是在秋季的氣候乾燥,且飲水減少,吃的新鮮蔬菜、水果也不足,往往導致便秘或糞便幹結,堅硬的糞塊便可劃破肛門而發生肛裂。
預防肛裂的關鍵是解決便秘。一直以來,飲水療法是防止便秘最有效而價廉的方法。按成年人的生理需要,每天攝入的液體量應達到2000—3000毫升,這在秋季氣候乾燥時顯得格外重要。飲用的可以是白開水、淡鹽水、蜂蜜沖水和飯前飯後的湯水。不宜過多飲用濃茶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因茶葉中的鞣酸可以收斂澀大便;而咖啡因則有利尿、加速水分丟失的作用。在飲食方面,宜多進食一些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甘薯、麥片等。粗纖維食物能軟化大便,增加排糞量,並刺激結腸蠕動。部分肛裂患者僅通過上述方法,症狀即能緩解。
符合生理要求的排便時間是早晨起床或早餐後。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糞便已儲留在乙狀結腸。起床所產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餐後產生的“胃結腸反射”可使結腸蠕動波增加,結腸內壓增高,產生便意。此時可以不增加腹壓,順利地將糞便排出。因此,在正常生活中應合理安排好時間,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秋天驅走了夏日的暑氣,但也同時悄無聲息地帶走了我們皮膚的水分,讓臉部、頸部變得乾燥。不過,你也不必為此“大動干戈”,把各種瓶瓶罐罐的化妝品搬回家。只需一塊熱毛巾,就能讓你的皮膚光滑柔嫩。
先把臉洗乾淨,再將一條毛巾或絨布折成條狀,用36℃―40℃的熱水浸濕,敷在臉部和頸部。如果其間毛巾冷卻了,用熱水浸濕再敷。這樣可以使臉部毛孔張開,血管擴張,促使血液湧向表皮。皮膚發熱後,表皮上的灰塵和皮屑就會脫落。當熱敷的布溫降至皮膚溫度後,皮膚表面的水分停止蒸發,角質層便會膨脹,皮膚就變得柔軟而細嫩了。
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膚質的人,但要注意兩個問題。首先,水溫要因膚質而異。油性肌膚的人,水溫最好和人體體溫保持一致。水溫過高,會使毛孔過度擴張,容易使污垢、油脂等被皮膚吸收,導致皮膚感染炎症。幹性肌膚的人,水溫以40攝氏度左右為宜。其次,控制敷臉時間。如果敷臉時間過長,熱毛巾就會倒吸水,吸走皮膚中原有的水分,使皮膚變得更加乾燥。因此,敷臉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為宜。
除此之外,還有一招簡單易行的秋天護膚小竅門:將臉部清潔乾淨,把開水倒入臉盆,將臉埋在氤氳熱氣中,持續2―3分鐘,然後將柔膚水和麵霜塗抹在臉上,皮膚便會滑嫩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