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物止痛
在患者疼痛反應強烈時, 適當加用鎮靜藥。 給藥時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①按時給藥:有規律地給藥可預防疼痛的發生成防止加重。 按“需要時”給藥, 不能滿意地控制疼痛。
②個體化:注意具體病人的實際療效、選擇合適的劑量, 直至完全控制為止。
③口服給藥:既可保持患者的獨立性, 又便於病人長期服用且能免去患者長期注射的不適。
2.非藥物止痛法
讓患者聽音樂, 靜坐行節律性深呼吸, 按摩和熱敷疼痛部位, 增加娛樂活動, 分散其注意力, 這些都有助於使患者產生若干積極的生理變化, 增強止痛效果。
3.心理護理
疼痛常因人而異, 疼痛的程度常與人們對過去經驗的回憶、痛因的分析、情境的理解、注意的程度、後果的預料等心理活動有關, 所以疼痛有相當的隨機性和可變性。 癌症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悲觀、失望等消極心理情緒, 個別患者甚至還有輕生的念頭。 故採取以下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十分必要。
①疏泄和安慰:主動熱情關心病人, 抽一定時間陪伴病人, 傾聽其訴說心中的焦慮, 並表示理解和同情, 消除其孤寂感, 讓其體會到他並不是孤立地承擔痛苦。 同時給以安慰, 安慰要恰到好處, 既強調有希望的方面, 又不能過於樂觀。 在暗示疾病疑難的同時,
②暗示療法:暗示療法是指治療者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效應的一種方法。 也就是利用治療者的權威使患者接受治療者的觀念, 從而解除心理壓力和負擔, 使症狀得以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