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的同時, 也常會選用中藥進行治療。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 中醫藥在抑制乙肝病毒的複製、保肝降酶、提高機體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療效。 除了服用中藥方劑進行治療以外, 乙肝患者若能根據自己的病情經常飲用一些藥茶, 往往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就根據乙肝的常見分型, 將一些療效確切的藥茶介紹如下:
1 濕熱中阻型乙肝。 此型乙肝患者可表現為兩脅脹痛、口苦口臭、噁心厭油、無饑餓感、全身困倦、身目發黃、小便黃赤、大便黏滯或先幹後溏、舌紅、苔黃膩。
濕熱中阻型乙肝患者可選用以下藥茶進行輔助治療:
①苦參龍膽茶。 取苦參24克, 龍膽草1 0克。 將上述藥物一起入鍋加5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沸, 再用小火熬煮20分鐘, 去渣取汁即成, 可每日飲1劑, 分數次飲完。 此方具有清熱化濕、抑制乙肝病毒複製、保肝降酶、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
②公英二草茶。 取蒲公英、垂盆草各30克, 甘草6克。 將上述藥物一起入鍋加5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沸, 再用小火熬煮20分鐘, 去渣取汁即成, 可每日飲1劑, 分數次飲完。 此方具有清熱化濕、減輕肝臟炎症、促進肝細胞再生的功效。
③茵陳大黃茶。 取茵陳30克, 大黃6克。 將上述藥物一起入鍋加5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沸, 再用小火熬煮20分鐘, 去渣取汁即成, 可每日飲1劑,
2 肝鬱脾虛型乙肝。 此型乙肝患者可表現為兩脅脹滿或疼痛、納食減少、脘痞腹脹、面色淡白、乏力懶言、大便不成形或夾有未消化的食物、舌淡、苔白。
肝鬱脾虛型乙肝患者可選用以下藥茶進行輔助治療:①柴陳佛手茶。 取柴胡、陳皮、佛手各12克。 將上述藥物用沸水沖泡後代茶飲用, 可每日飲1劑。 此方具有疏肝解鬱、利膽退黃、降酶的功效。
②郁金甘草茶。 取郁金5克, 甘草2克。 將上述藥物一起研成細末, 用開水沖泡後代茶飲用, 可每日飲1劑。 此方具有疏肝解鬱、修復受損的肝細胞、降酶、退黃的功效。
③二芩人參茶。 取豬苓、茯苓各24克, 人參12克。 將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後去渣取汁,
3 瘀血阻絡型乙肝。 此型乙肝患者可表現為兩脅剌痛、痛處固定不移、晝輕夜重、面色晦暗、肝脾腫大、質地較硬、有肝掌、蜘蛛痣、女子月經不調、舌質暗、舌邊有瘀點或瘀斑。
瘀血阻絡型乙肝患者可選用以下藥茶進行輔助治療:
①丹芍活血茶。 取丹參20克, 赤芍24克。 將上述藥物一起入鍋加500毫升的清水煎煮濃縮至剩餘200毫升的藥汁即成, 可每日飲1劑, 分數次飲完。 此方具有活血化瘀、修復受損的肝細胞和活化肝細胞的功效。
②紫參二花飲。 取紫參20克, 水紅花子、紅花各12克。 將上述藥物一起入鍋加500毫升的清水煎煮濃縮至剩餘200毫升的藥汁,
③玫瑰當歸茶。 取玫瑰花、當歸各9克, 馬鞭草1 5克。 將上述藥物用開水沖泡後代茶飲用, 可每日飲1劑, 分數次飲完。 此方具有擴張血管、活血利水、抗炎護肝的功效。
4 肝腎陰虛型乙肝。 此型乙肝患者可表現為右脅隱痛、腰酸腿軟、頭暈目眩、耳鳴眼澀、口燥咽幹、失眠多夢、手足心熱、夜間睡眠時汗出、醒則汗止、舌體偏瘦、舌紅少苔。
肝腎陰虛型乙肝患者可選用以下藥茶進行輔助治療:
①枸杞首烏茶。 取枸杞子30克, 制首烏12克, 紅茶2克。 將上述藥物一起入鍋加5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煎煮5分鐘, 去渣取汁, 調入紅茶即成, 可每日飲1劑, 分數次飲完。 此方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防治乙肝後肝硬化的功效。
②二子降酶茶。 取五味子6克, 女貞子12克。 將上述藥物一起研成細末, 用開水沖泡後代茶飲用, 可每日飲1劑。 此方具有抑制乙肝病毒複製和修復受損肝細胞的功效。
⑧山梅茶。 取山楂15克, 烏梅20克。 將上述藥物一起用開水沖泡後代茶飲用, 可每日飲1劑, 分數次飲完。 此方具有健脾、滋陰、降酶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 乙肝患者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上述藥茶, 以免發生意外。
在治療期間, 慢性乙肝患者還應多休息, 調整飲食結構, 戒除暴飲暴食、吸煙、飲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