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飲食。 它是由飲食中可形成結石的有關成分攝入過多引起的。 再細一點解釋是:
草酸積存過多。 體內草酸的大量積存, 是導致腎尿結石的因素之一。 如菠菜、豆類、葡萄、可哥、茶葉、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筍等這些人們普遍愛吃的東西, 正是含草酸較高的食物。 醫生通過研究發現:200克菠菜中, 含草酸725.6毫克, 如果一人一次將200克菠菜全部吃掉, 食後8小時, 檢查尿中草酸排泄量為20-25毫克, 相當於正常人24小時排出的草酸平均總量。
嘌呤代謝失常。 動物內臟、海產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 均含有較多的嘌呤成分。
脂肪攝取太多。 各種動物的肉類, 尤其是肥豬肉, 都是脂肪多的食品。 多吃了體內脂肪必然增高, 脂肪會減少腸道中可結合的鈣, 因而引起對草酸鹽的吸收增多, 如果一旦出現排泄功能故障, 如出汗多、喝水少, 尿量少, 腎結石很可能就在這種情況下形成。 所以, 醫生們常講, 為了預防得結石病, 熱天要多喝點水, 吃了油水多的食物時, 也要多喝點水, 以促進排尿暢通, 稀釋尿液成分, 就減少了得結石的危險。
糖分增高。
蛋白質過量。 對腎結石成分進行化驗分析, 發現結石中的草酸鈣占87.5%。 這麼大比重的草酸鈣的來源就是因為蛋白質裡除含有草酸的原料——甘氨酸、羥脯氨酸之外, 蛋白質還能促進腸道功能對鈣的吸收。 如果經常過量食用高蛋白質的食物, 便使腎臟和尿中的鈣、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 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通過腎臟功能把多餘的鈣、草酸、尿酸排出體外,
從以上幾種易形成腎結石的因素來看, 要預防腎結石病的發生, 就必須改變只顧單求一種營養和追求營養過甚的觀念。 這就是說, 在人類的日常飲食中, 不能因為某種食物好吃、營養價值高, 就一味地只顧去吃這種食物。 必須注意食物的搭配, 各種食物都適量進食, 即使是檢查出身體缺乏某種營養素需要某種食物來補充時, 也不宜一次大量進食, 因為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是有限的。 消化、吸收不了的養分就要通過排泄器官排泄出去, 這樣也會增加泌尿系統的負擔,
腎結石是尿石症的一種, 多在炎熱的夏天形成, 因為夏天大量出汗, 甚至體內脫水, 使排尿減少, 再加之夏季暴露于陽光下時間長, 紫外線照射皮膚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和維生素A合成增多, 維生素D和維生素A可促進小腸吸收鈣離子, 尿液中排泄鈣增多, 尿內結石物質易產生結晶核, 從而形成結石。 冬季天氣寒冷, 人的尿量增多, 已形成的小結石被尿液沖刷, 向下移動, 此時引起腎絞痛症狀。 所以, 腎結石常為“夏季形成冬季發病”。
人們的飲食品種是多樣的, 人體新陳代謝是複雜的, 所以腎結石的成分也是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