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營養性貧血應採取以下措施:
(1)儘量做到母乳餵養;
(2)足月產兒在4個月後, 或低體重兒在2個月後應增加維生素C 餵養, 增加含鐵質多的綠色蔬菜湯、果汁攝入;
(3)在4個月以內的嬰兒, 不加半固體或固體食物, 以免增加小兒消化負擔;
(4)出生5個月的嬰兒, 可在粥內加蛋黃、魚泥、肝泥、肉末, 每天2次, 在2次餵奶之間喂哺;
(5)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物多樣化。
貧血的原因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類, 一是造血原料不足。 造血原料有鐵、葉酸、維生素B 12、蛋白質等多種物質彙聚在骨髓中製造紅細胞, 若原料不足, 紅細胞生成減少, 必然表現出貧血。
有的小兒患消化不良性腹瀉, 產生鐵吸收障礙;有的小兒患有出血性疾病, 如鼻出血、腸道寄生蟲引起的慢性失血。
嬰幼兒牛奶貧血症
近來還發現因喝未經煮沸的鮮牛奶, 引起小兒腸道出血。 為引起重視, 專家們建議出生2至12月小嬰兒, 每日鮮牛奶總量不宜超過750毫升(3瓶奶)。 二是小兒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三是紅細胞壽命短。 正常紅細胞壽命120天, 如大量過早破壞也會發生貧血, 這與誤服磺胺藥, 穿用樟腦防蟲的衣服,
嬰兒在出生前3個月體內才開始儲存一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