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父母疼愛孩子, 每天給孩子的飲食中充斥各種各樣的乳製品, 比如牛奶、優酪乳、奶油蛋糕, 但孩子還是患上缺鐵性貧血了。 實際上, 牛奶中鐵的含量非常少, 一般而言, 每100毫升牛奶僅含鐵0。 1—0。 5毫克, 而幼兒每天需要的鐵含量為12毫克。
孩子的營養性貧血大多由缺鐵引起, 而輕度的營養性貧血一般不容易被發現, 因為貧血起病較慢, 輕度的貧血在孩子身上不會出現明顯症狀, 而許多孩子查出患有貧血, 也只是因為在其他疾病驗血才發現血紅蛋白低。
一、營養性貧血的症狀
輕度貧血症狀雖然不容易被父母們發現,
二、判斷貧血的標準是檢查血常規
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
1、新生兒, 如果血紅蛋白低於14。 5克, 就屬於貧血;
2、6個月~6歲的孩子, 如果血紅蛋白低於11克, 就屬於貧血;
3、6歲~14歲的孩子, 血紅蛋白如果低於12克, 就屬於貧血。
三、營養性貧血的病因
兒童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兒童四大營養性疾病之一, 最常見的原因是飲食結構不當, 特別是偏食太多, 以致造血原料不足引發貧血:
1、多吃乳製品不能滿足孩子對鐵的需要
一些父母疼愛孩子, 每天給孩子的飲食中充斥各種各樣的乳製品, 比如牛奶、優酪乳、奶油蛋糕, 但孩子還是患上缺鐵性貧血了。 實際上, 牛奶中鐵的含量非常少, 一般而言, 每100毫升牛奶僅含鐵0。 1—0。 5毫克, 而幼兒每天需要的鐵含量為12毫克。
另外, 母乳含鐵量也很低, 100克母乳含鐵量一般不超過0。 5毫克。 因此, 純母乳餵養時間越長, 兒童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就越大。
2、蔬菜水果吃得少也能引起貧血
兒童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未必就等於營養好, 新鮮蔬菜和水果吃得少也容易引起貧血。 因為蔬菜中富含葉酸, 而葉酸的缺乏, 可引起骨髓裡的紅細胞發育不成熟, 導致釋放到血液中的紅細胞存活壽命短,
因此, 兒童攝入的營養應均衡、適量。 平時應讓孩子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特別是富含葉酸的食物, 如:豆類、綠葉蔬菜、粗糧以及新鮮水果等。
四、如何預防營養性貧血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糾正營養性貧血因從調整孩子的飲食做起。 那麼, 有哪些“補鐵”飲食呢?
1、動物肝臟: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 而且較易被人體吸收, 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
2、雞蛋黃: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 儘管鐵吸收率只有3%, 但雞蛋原料易得, 食用保存方便, 而且還富含其他營養。
3、黃豆及其製品:每100克黃豆及黃豆粉中含鐵11毫克, 人體吸收率為7%。
4、芝麻醬:這是極佳的兒童營養食品。 每100克芝麻醬含鐵58毫克, 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鈣、磷、蛋白質和脂肪。
另外, 飯前吃一個番茄或飲一杯橙汁(維生素C), 能成倍增加對鐵的吸收, 而飯前飯後喝茶, 則會大大抑制人體對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