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積液就是盆腔存在炎性滲出物, 可發生在子宮內膜發炎後, 內膜組織腫脹的細胞中滲出的略黏稠的液體, 被周圍組織包裹所漸漸形成的囊性包塊。 因為盆腔是腹腔在全身最低的部位, 當有滲出液或漏出液時都會引流到盆腔, 從而形成盆腔積液。 部分正常婦女在月經期或排卵期會有少量血液聚積在盆腔, 形成盆腔積液, 這樣的盆腔積液有時是一件好事, 它證明婦女的輸卵管是暢通的, 輸卵管有滲出, 如果傘端通暢少量滲出物就會到盆腔, 從而形成盆腔積液。 在臨床上大多數婦女的盆腔積液是由於炎症引起,
盆腔積液用B超可檢測
盆腔積液的位置多發生在子宮直腸陷窩等盆腔內位置較低處, 婦科常用的有效檢查手段是B超, 可以較準確的判斷積液的量。
可詳細結合病史、症狀以及體症等明確是正常積液還是異常積液。 如確診為異常積液則要明確導致積液的原因, 去除病因是關鍵。 抽取積液是西醫檢查或對症治療手段, 不應常作。 因為單純抽積液不但不會治好盆腔積液, 還會使積液增多。 盆腔積液因急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引起者, 多伴有下腹痛(雙側或單側), 腰骶部疼痛, 腰酸下墜, 下腹漲痛,
盆腔積液三種療法詳解
1、一般治療:
解除患者思想顧慮, 增強治療的信心, 增加營養, 鍛煉身體, 注意勞逸結合, 提高機體抵抗力。
2、中藥治療:
慢性盆腔炎以濕熱型居多, 治則以清熱利濕。 活血化瘀為主, 方藥用:丹參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銀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 痛重時加延胡索9g。 有些患者為寒凝氣滯型, 治則為溫經散寒、行氣活血。 常用桂枝茯苓東加減。 氣虛者加黨參15g、白術9g、黃芪15g。
3、物理療法:
溫熱的良性刺激可促進盆腔局部血液迴圈。 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 提高新陳代謝, 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離子透入、蠟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