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消化性潰瘍到底能不能喝奶

消化性潰瘍患者能不能喝牛奶

而網路、報紙、期刊科普文章中關於消化性潰瘍患者能不能喝牛奶的說法簡直是針鋒相對, 支持的人認為“牛奶是消化性潰瘍患者理想的食物”, 反對的人則聲稱“消化性潰瘍患者千萬不要喝牛奶”。 為什麼大家對消化性潰瘍患者能不能喝牛奶的看法如此對立呢?這就不得不從消化性潰瘍治療的歷史說起。

在H2受體拮抗劑(即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咪替丁、尼紮替丁、羅沙替丁……等“替丁”類藥物)問世以前, 飲食療法曾一度是消化性潰瘍唯一或主要的治療手段。 有數個比較主流的飲食療法被廣泛接受,

如Lenhartz飲食療法(Lenhartz在1901年提出, 要點是少食多餐)、Sippy飲食療法(Sippy在1915確定, 要點是少量多次喝牛奶、奶油和雞蛋等)和Meulengracht飲食療法等,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Sippy飲食療法, 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還在臨床上應用(或改良後應用)。

Sippy飲食療法主要針對活動期消化性潰瘍病人, 基本方案是每小時給潰瘍病人喝100毫升牛乳, 每天12次或更多, 以中和胃酸(這只是基本方案, 後來有很多改良的版本, 每天牛奶飲用量多在1000~3000毫升)。 這種飲食療法的確使一些消化性潰瘍病人得以緩解, 更加之當時沒有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有效藥物, 以至於在臨床上用了五、六十年, 並對醫生們關於消化性潰瘍病人喝牛奶的看法產生深遠影響。

不過,

後來發現, Sippy飲食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並不穩定, 對很多患者無效, 因為很多研究表明, 牛奶在中和胃酸、緩衝保護胃粘膜(正作用)的同時, 其也刺激胃酸分泌, 損害胃粘膜(反作用), “正作用”和“反作用”相抵的結果是“反作用”占上風。 而且, 在鹼性藥物的配合下, 大量牛奶少量多次地飲用還導致鈣吸收過多, 並引起“乳堿綜合症”( 高鈣血症、堿中毒及軟組織鈣質沉著)所以, 這種以喝大量牛奶為核心的飲食療法到七、八十年代已經被逐漸淘汰。

當然, 這種飲食療法被淘汰的關鍵原因還是H2受體拮抗劑即各種“替丁”藥物的出現及其對消化性潰瘍的良好療效。

Sippy飲食療法(大量喝牛奶)被反對和被淘汰很快就被通俗地理解成“喝牛奶對消化性潰瘍有害”,

“消化性潰瘍患者不能喝牛奶”等類似觀點。 實際上, 在學術文獻資料庫裡檢索不到任何有關正常量喝牛奶(比如每天喝一次, 一次喝200~300毫升)會加重潰瘍的報告。

當然, 也沒有看到有關正常量喝牛奶(比如每天喝一次, 一次喝200~300毫升)會有助於潰瘍癒合的報告。 在有關消化性潰瘍的教科書裡, 很容易看到反對大量喝牛奶(Sippy飲食療法)說法, 但並沒有反對正常量喝牛奶的說法(如《內科學》第七版)。 消化性潰瘍患者們的個人體驗既有因喝正常量牛奶而緩解病情的, 也有因喝正常量牛奶而加重病情的, 又因為消化性潰瘍本身病情就比較多變, 易緩解, 也易復發, 所以不能由此確定喝正常量牛奶對潰瘍有害(或有利)。

就理論而言, 牛奶(正常量)的確會刺激胃酸分泌, 但任何食物, 尤其是營養豐富的食物, 如肉類、蛋類等, 都會刺激胃酸分泌, 故不能因此說喝牛奶(正常量)有害並禁忌牛奶。

結論是:大量喝牛奶(尤其是少量多次地飲用並使每日總量達1000~3000毫升)對消化性潰瘍患者弊大於利;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 正常量地喝牛奶(每天200~300毫升)對潰瘍癒合有害。 因此, 消化性潰瘍患者是可以正常地喝牛奶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