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對“問題孩子”應否嚴懲

一、對“問題孩子”應否嚴懲

二、導致問題孩子的原因

三、問題孩子怎麼辦

對“問題孩子”應否嚴懲

1、應對那些屢次欺淩同學、有暴力傾向的學生給予一定期限的觀察期,如果其監護人依然不願或不能制止其行為,就應該及時協同司法、社工等部門介入,甚至採取一定的強制措施(如轉入特殊教育學校、指定社工監護人等),避免給他們自己和周圍的未成年人帶來更大的傷害。 例如英國的反社會行為法令規定,7歲以上的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反社會行為,政府即可提請法院作出“父母養育令”,責令監護人到家長學校進行專門培訓,寫出如何對自己孩子進行管教的心得體會和教育計畫,社區工作者定期對家長和孩子進行督促檢查,干預的時期至少達到12個月。

2、學校的管理者就必須在日常工作中,把發現、制止欺負同學的行為當做一項高度重要的職責來看待,對校園內暴力實行零容忍原則,並保持被欺負學生向教師求助的管道暢通,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3、從教育改造的角度來說,大多數未成年罪犯還是能夠改造、教育好的,社會對其採取一定程度的寬容與保護措施也是合理的。 在這方面,對司法機關、社區幫教力量、教育機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重點依然應放在學校的日常教育中,畢竟最糟糕的學校也比最好的監獄要強得多。

導致問題孩子的原因

1、生理因素

如軀體疾病引發的心理問題。

2、社會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 來自自身、家庭、學校等的重大生活事件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 如父母離異、家人過世、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等。

社會支援系統。 青少年的社會支援系統是指以求助者為核心,包括朋友、家人在內的各種社會關係在精神上、心理上等方面給予求助者的支持和幫助,這對人的心理健康水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若因重大生活事件的變化失去了熟悉的社會支援系統的支援,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不良的個人生活方式。 如早晨睡懶覺、生活黑白顛倒、夜裡睡不著、白天無精神。 也有的人一日只吃一餐、兩餐,最終導致精神不振、不思飲食、煩躁、空虛、彷徨、無聊。

或者一些人長期沉浸在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上,如沉迷網路、賭博等,也容易產生賭博成癮、網路成癮等心理問題。

3、認知因素

分析個人成長史,查看其自我認知系統,分析是否有錯誤觀念、錯誤認知等。

分析內心世界有無對人、對事的持久偏見事例。

尋找求助者的記憶中有無持久的負性情緒記憶。

分析有無深層主觀因素——價值觀、人生觀方面的問題。

分析是否有心理發育停滯。

問題孩子怎麼辦

1、應當正確認識孩子在交往中打架的行為。 孩子在交往中打架,是他們在群體交往中協調、解決矛盾的一種手段,孩子們就是通過這種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學會怎樣堅持獨立的見解,學會怎樣競爭又怎樣協調,學會適度地表現自己,培養忍耐能力,不斷增長與其他孩子交往的知識。

因此,如果孩子的打架行為發生在正常交往中而且並不十分厲害,家長就不應過多干涉,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好了。 這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協調性和社會交往能力。 如果孩子之間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家長要先加以制止,以防止不必要的肉體傷害。 謹慎對待,不隨意評判孩子的打架行為,而是探究孩子打架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2、要帶著孩子找到他在現實某一方面的優越感,比如寫作、運動、交流等,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現實環境裡同樣擁有“還行”的感覺,才不會讓孩子如此強烈地需要遊戲來補償自己的需要。

3、父母需要改變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照顧”的觀念,不僅需要引導孩子通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得到鍛煉,贏得欣賞,還需要逐漸樹立一些“規則”。

比如合理時間管理,社會活動體驗,短期目標實踐等,著手培養孩子自我成長的動機,通過一些具體計畫的實施感受到成功和喜悅,真正回到屬於孩子自己的成長軌道中來。

4、平時要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整潔、衛生、安全等顧慮較多,因而總是限制孩子不准這樣,不准那樣,這樣會束縛孩子的個性發展。 應鼓勵孩子去玩沙、玩泥巴,踩雨後的積水,爬石子堆、黃沙堆等,其實只需穿上合適的衣服,注意安全即可讓他盡情地玩。 這樣無拘無束的自由玩耍,會使孩子的性格開朗起來。

5、對青春期這一特定時期的孩子,應多一份關注,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對於他們自身因為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變化難以駕馭而出現的困惑與煩惱,其中包括家長和學校都不希望出現的“早戀”問題,且莫大驚小怪,如臨大敵。應該正確地引導,在尊重其情感體驗的同時幫助他們分析早戀的利弊關係,理性地對待這一現象,而堅決避免侮辱、責駡和粗暴的干涉行為。

6、不能因為孩子不願招呼人而不帶孩子外出。成人外出時應儘量攜孩子,讓孩子和成人一起參與社交活動和人際交往,並且鼓勵孩子接觸陌生的環境。要注重在實踐中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禮貌行為習慣,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認識的人主動有禮貌地打招呼,然後再向孩子簡單介紹,讓孩子主動地招呼人。成人對於膽小羞怯的孩子要多加關心,還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來幫助適應他人與環境,如事先將可能見到的生人的相貌、特點告訴孩子,並瞭解孩子心中的憂慮、盡可能給孩子提供一些諮詢,讓其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5、對青春期這一特定時期的孩子,應多一份關注,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對於他們自身因為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變化難以駕馭而出現的困惑與煩惱,其中包括家長和學校都不希望出現的“早戀”問題,且莫大驚小怪,如臨大敵。應該正確地引導,在尊重其情感體驗的同時幫助他們分析早戀的利弊關係,理性地對待這一現象,而堅決避免侮辱、責駡和粗暴的干涉行為。

6、不能因為孩子不願招呼人而不帶孩子外出。成人外出時應儘量攜孩子,讓孩子和成人一起參與社交活動和人際交往,並且鼓勵孩子接觸陌生的環境。要注重在實踐中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禮貌行為習慣,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認識的人主動有禮貌地打招呼,然後再向孩子簡單介紹,讓孩子主動地招呼人。成人對於膽小羞怯的孩子要多加關心,還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來幫助適應他人與環境,如事先將可能見到的生人的相貌、特點告訴孩子,並瞭解孩子心中的憂慮、盡可能給孩子提供一些諮詢,讓其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