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炎的全稱是血栓性靜脈炎, 就是指靜脈血管發炎。 能夠引起靜脈炎的原因有很多種, 例如創傷、手術、妊娠、分娩、心臟病、惡性腫瘤、口服避孕藥及長期站立、下蹲、久坐、久臥受潮濕等, 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由於外科手術而造成的靜脈炎。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一下關於靜脈炎的護理知識。
1、當靜脈炎患者發生靜脈炎的時候, 留置針應該要進行拔除, 然後更換一個部位進行穿刺, 對於病人靜脈發炎的部位可以採取熱敷的方法進行護理, 一般情況下, 靜脈炎的症狀在三天之內就能改善, 如果沒有出現改善的情況的話,
2、如果靜脈炎是由於外周靜脈穿刺倒入中央導管而產生的話, 可以先在靜脈發炎的地方採取熱敷, 如果靜脈炎屬於化學性或者是機械性的話, 靜脈炎的症狀應該會立即得到緩解, 如果靜脈發炎的情況沒有得到改善的話, 就必須要拔除導管。
3、如果要對靜脈炎患者靜脈發炎的部位進行熱敷的話, 可以用濕熱的毛巾進行熱敷, 每天熱敷4次, 每次持續20分鐘。
4、如果懷疑靜脈炎患者的靜脈發炎症狀是由於細菌感染所引起的話, 就必須要立刻聯繫醫生, 進行導管針和血液的細菌培養實驗, 為了獲取診斷依據, 必須從其他的靜脈和導管內各抽取一次血液進行細菌培養。
5、如果靜脈炎患者存在膿液的話, 可以提取膿液進行培養, 在提取膿液時, 要使用無菌棉棒, 在提取膿液之前不能進行皮膚的消毒, 以免 影響到對細菌的培養。
6、靜脈炎患者靜脈發炎的肢體要經常幫助其抬高, 這樣可以促進靜脈發炎處的血液迴圈, 促進發炎處的康復。
7、如果靜脈炎患者發生了一些疑似化學反應的情況的話, 就要及時的進行記錄, 之後要與醫生進行聯繫。
8、對於靜脈炎患者已經發炎的靜脈, 就要避免進行穿刺, 一定要等到靜脈炎的症狀完全消除了, 血管恢復彈性之後才能進行穿刺。
靜脈炎如果得到良好的護理的話, 相信並且很快就會有所好轉的, 護理與治療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