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新生兒黃疸原因有哪些 有哪些表現症狀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症狀, 臨床上以血清膽紅素≥205微摩爾/升(≥12毫克/分升)作為診斷高膽紅素血症的標準。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新生兒黃疸的呢?

新生兒黃疸原因

(1)生理性黃疸。 大部分在出生後第3日出現, 最早為第2日, 遲者可第5日方出現。 輕者黃疸呈淺黃色, 局限於頸部, 或波及軀幹, 鞏膜亦可黃染, 2—3日後消退, 至第5~6日皮膚恢復正常。 超過2周稱遷延性黃疸, 並要考慮是否有母乳黃疸等其他原因。

生理性黃疸能自愈, 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 不必治療。 重者應予光療, 並進一步檢查, 以除外病理性黃疸。

(2)新生兒溶血病。 主要因母嬰間血型不合而產生同族血型免疫反應的一種遺傳性疾病。 多見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 兩者溶血症狀基本相同, 只是前者輕, 病情進展較慢;後者重, 病情進展快。 輕型者出生時與正常新生兒無異, 1~2天后逐漸出現黃疸或貧血, 程度日益加深或稍有嗜睡、拒食, 往往誤診為生理性黃疸。 重型者出現貧血、全身水腫、胸腹腔積液、肝脾腫大而死亡。 此病必須住院治療。

(3)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包括乙肝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柯薩奇病毒和風疹病毒等引起的肝炎。 主要表現為黃疸。 往往因生理性黃疸持續不退或退而複現前來就診。 體檢有肝、脾腫大。 大便可呈白色。 多數在3—4月內黃疸緩慢消退。 可併發低鈣性抽搐、乾眼病、出血及腹瀉。

實驗室檢查總膽紅素一般低於171微摩爾/升(10毫克/分升), 結合膽紅素與未結合膽紅素均增高, 以前者為主。 谷丙轉氨酶升高或正常。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診斷比較困難, 尤其是病因診斷, 需做多種病毒抗原、抗體檢查。 本病預後較佳, 60%~70%可自愈。 可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進行保肝治療。

(4)膽管閉鎖。 病因不明, 有人認為肝內、肝外之膽管閉鎖均可由肝炎病毒引起。 這些新生兒出生後無黃疸, 胎糞色澤正常。 在出生後1—2周內皮膚微黃, 且逐漸加重, 略帶棕綠色, 肝臟增大, 晚期脾臟增大伴有腹水。 營養狀況大多良好, 大便呈灰白色, 血清總膽紅素往往超過171微摩爾/升(10毫克/分升)。

很多的家長有的時候寶寶出現了黃疸也不知情,

下面我們就看看新生兒黃疸的症狀:

1、生理性黃疸

輕者呈淺黃色局限於面頸部, 或波及軀幹, 鞏膜亦可黃染2~3日後消退, 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 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 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4周, 其糞仍系黃色, 尿中無膽紅素。

2、黃疸色澤

輕者呈淺花色, 重者顏色較深, 但皮膚紅潤黃裡透紅。

3、黃疸部位

多見於軀幹、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4、新生兒

一般情況好, 無貧血, 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 不發生核黃疸。

5、早產兒

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 可略延遲1~2天出現, 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 可延至2~4周。

如何護理黃疸患兒: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

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 故妊娠期間, 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 不過食生冷, 不過饑過飽, 並忌酒和辛熱之品, 以防損傷脾胃。

(2)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 再妊娠時應作預防, 按時服用中藥。

(3)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 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 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