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便秘讓很多的新手父母感到非常的煩惱, 對於寶寶的便秘原因家長也找不到答案, 下面就嬰兒便秘總結了一些原因, 希望對大家有個幫助。
1、飲食不足
嬰兒進食太少時, 消化後液體吸收餘渣少, 致大便減少、變稠。 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 可使大便乾燥。 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 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 甚至萎縮, 收縮力減弱, 形成惡迴圈, 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當
大便和食物成分關係密切。 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 而碳水化物不足, 腸道菌群繼發改變, 腸內容發酵過程少,
3、腸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 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 另外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 而學習時間不能隨時排便, 上課時憋住大便也是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 常用瀉劑或灌腸, 缺少體力活動:營養不良、佝僂病、高鈣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肌無力等,
瞭解了嬰兒便秘的原因,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嬰兒便秘的防治方法:
1、調理不當的飲食結構:比如說增加寶寶的食物攝入量, 多注意各種營養均衡。 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 寶媽們日常飲食更要充分考慮到是否有利於分泌出健康的乳汁。 比如說要減少三高食物的攝入, 要減少過於寒涼的食物的攝入, 要儘量避免辛辣的飲食等等。 日常還可給寶寶增加一些食物纖維含量多的食物,
2、調理腸胃:如果寶寶的腸胃失調或者腸胃未完全發育或者得了某些疾病的話都應該及時的治療。 如果長時間的便秘或者拉不出來建議到寶寶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一下。
3、減少精神壓力:比如說寶寶拉不出來的時候不要責怪他, 或者寶寶偶爾把大便拉在褲子裡的時候也不要過份的責駡要就是不一樣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4、進行如廁訓練:事實上很多寶寶的習慣和寶媽的行為習慣都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寶媽們日常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最適合排便的氛圍, 比如說在早上起來就引導孩子排便 , 這個動作最好是從出了月子就開始, 因為剛出生的孩子如同一張白紙如果你可以從小養成習慣,
5、食療法:比如說孩子有便秘的話, 可以在餵奶之前先讓孩子喝點米湯。 或者讓便秘的孩子喝點黃瓜胡蘿蔔汁, 增加飲水量等等都可有效的緩解寶寶便秘的。
6、適當運動:平時, 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 因為運動可增加腸蠕動, 促進排便。 家長也可在孩子臨睡前, 以其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其腹部, 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腸蠕動, 還有助於其入眠。 另外, 在孩子進食後一小時輕按以下兩處穴位, 也可促進其排便。
足三裡穴:此穴位位於髕骨下緣3寸, 脛骨外側1寸處。 可連續按壓1~2分鐘。
支溝穴:此穴位位於手腕背部橫紋上3寸處, 尺骨與橈骨之間。 可連續按壓1~2分鐘。
7、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不按時排便是導致許多孩子便秘的原因之一。 3~7歲的兒童, 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處在發育階段, 排便反射的功能尚不成熟。 他們還不知道有便意就該上洗手間, 經常需要家長的提醒。
因此, 家長可以把早餐後一小時作為孩子固定的排便時間。 開始時, 家長可以陪伴孩子排便, 每次10分鐘左右, 漸漸幫助孩子養成定時入廁的習慣。 如廁前可給孩子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