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
人們逐漸的瞭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
也知道這些成分對於大家的健康的影響。
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石風車子葉,
詳細的描述一下石風車子葉的功效,
希望對各位的學習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來源】 藥材基源:為使君子科植物石風車子的葉。
【原形態】 藤本,
稀為灌木或小喬木狀。
幼枝壓扁,
有槽,
淡灰褐色,
密被鱗片和微柔毛,
以後鱗片與柔毛漸脫落,
縱裂成纖維狀剝落,
疏生黑色皮孔。
葉對生或互生;葉柄長5-10mm,
被褐色鱗片及微柔毛;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
稀卵形,
長5-13cm,
寬3-6cm,
堅紙質,
先端短尖或漸尖,
稀鈍圓,
基部漸狹,
幼葉幹時變褐色,
老時兩面無毛,
幹時通常綠色,
但均密被微小的圓形乳突,
中脈及側脈表面下陷至微突出,
僅中脈較明顯,
脈腋內有鏽色至白色長硬毛。
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
單生,
不分枝,
在枝頂排成圓錐花序狀,
花序軸被褐色鱗片及微柔毛;苞片線形或披針形,
長3-4mm;花小,
長約9mm,
4數;萼管較短,
漏斗狀或近鐘形,
長不及4.5mm,
外面上部被褐色鱗片,
萼齒三角形,
直立,
長約1.5mm;花盤環狀,
邊緣及內外密被黃白色長硬毛,
毛突出萼齒之外;花瓣小,
長約1.5mm,
與萼齒等高,
倒披針形。
漸狹成爪;雄蕊8枚,
超出萼齒約3.5-4mm,
長於花柱;子房四棱形,
密被鱗片;花柱粗,
無毛,
胚珠4。
果具4翅,
近圓形或扁橢圓形,
稀近倒卵形或橢圓形,
長2.1-3.2cm,
寬2-3cm,
先端鈍圓、平截或微凹,
基部楔尖至平截或鈍圓,
翅紅色,
有絹絲光澤,
被白色或金黃色鱗片;果柄短,
長約2mm。
花期5-8月,
果期9-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1800m的山坡、路旁、溝邊的雜木林或灌叢中,
多見於石灰岩地區灌林中。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解毒;驅蟲。
主風濕痹痛;瘡癤;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6-18g。
外用:適量,
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於石風車子葉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瞭解,
如果身體出現了什麼不適的症狀,
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理,
中醫治病的歷史久遠,
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