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小兒感冒咳嗽反反復複, 用了很多感冒藥、咳嗽藥和消炎藥也遷延難愈, 西醫、西藥治療效果不理想。 傳統中醫認為, 外邪入侵, 寶寶陽氣過盛而易化實熱, 陰津不足易化虛熱, 肺常不足則熱邪易於克肺臟, 引起肺熱。 肺主皮毛, 肺部的火熱之邪原本可通過毛竅隨汗液等散發出去, 一旦感受風寒之邪, 毛竅因寒邪而閉塞, 肺部熱邪不能散發, 因此越積越重, 這樣就形成了感冒最常見的類型--寒包熱證, 即外寒內熱。 整個感冒的發生過程中, 肺熱是根本, 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中醫看來,
一般情況下, 感冒發生時醫生推薦選擇中醫中藥治療, 可以選用消熱解毒, 宣肺化痰的藥物, 如銀翹解毒丸、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蘭根沖劑等;如發熱較重、咽喉腫痛明顯, 可以配服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 這些藥具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針對咳喘等症狀同時需服用化痰、止咳、平喘類藥物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