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水準增高是否增加冠心病風險, 對此尚有爭議。 目前普遍認為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 雖然影響不大, 但可將尿酸水準的變化視為冠心病病變程度的預測因數。 血尿酸水準越高, 冠心病程度越重。 所以, 冠心病患者應定期檢測血尿酸, 同時要少吃含高嘌呤的食物。 這是因為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產物, 如果攝入嘌呤過多, 就會引起血尿酸增高, 增加冠心病事件的風險。
由此可見, 在冠心病的二級預防中, 應把降低膳食中的嘌呤作為基本飲食要求, 特別是合併高尿酸血症的冠心病患者, 需要做到低嘌呤飲食才行。
如果飲食調節效果不佳, 且血尿酸水準大於535μmo/L時, 可以考慮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別嘌醇等藥物治療, 以減少尿酸的合成。 總之, 將血尿酸控制在較低水準有利於改善冠狀動脈狹窄程度, 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