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嬰兒語言之學步

嬰語

都說學步辛苦, 寶寶跌跌撞撞, 會摔很多跤, 媽媽成天扶著寶寶, 也累得腰酸背疼。 不過, 這都是老黃曆了, 現在有了學步車, 學步輕鬆又快樂。 你看, 這就是媽媽給我買的學步車, 多漂亮!雖然我的腿還不夠有力, 扶著東西才能勉強站穩, 但在學步車裡, 我卻可以健步如飛, 嘩——車輪帶著我沖到客廳, 嘩——車輪帶著我沖向廚房, 嘩啦——糟了!車輪帶著我沖向茶几, 茶几被撞翻了, 茶几上的水果滾落一地, 幸好只是水果, 幸好媽媽已經把茶杯拿走, 不然……

學步車讓我很快樂, 讓我顯得會走路, 但出了學步車, 我還沒有鄰家的妹妹走得好,

她一天也沒坐過學步車啊, 卻比我先學會走, 這是為什麼?

釋義

“三翻、六坐、八爬、十站、一歲學走”, 這是一般孩子的正常發育過程。 從寶寶誕生到能夠行走, 是必須經過這幾個階段的。

寶寶3個月時頸部肌肉有了力量, 開始學會抬頭;6個月時臂部和腰部肌肉有了力量, 開始能夠雙手支撐身體, 能夠坐穩;7~9個月時腹部肌肉增強, 學會了爬;8~10個月時腿部變得有力, 頸、臂、腿的肌肉已能支撐肢體的各個部位, 腹部肌肉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寶寶已能扶著站立, 試著邁步;12個月時, 脊椎的頸曲、胸曲和腰曲完全形成, 有利於身體保持平衡, 走路和活動時可減少對腦部的震動。 身體發育到這個程度, 一部分寶寶已經可以獨立行走,

大部分寶寶正在學步。 到一歲半時, 絕大多數寶寶都能走了。 極少數兩歲還不能行走的寶寶, 就需要看醫生了。

可見, 學步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 必須順應寶寶生長發育的自然進程, 既不可操之過急, 也不可滯後拖延。 既然“走”是由抬頭、翻身、坐、爬、站這幾個階段逐漸過渡來的, 每個階段都是“走”的基礎, 都必須讓寶寶得到充分的發展, 等他這個階段已經發展成熟, 有了向下一個階段進軍的跡象, 再幫助他往下一個階段走。

到了正式學步階段, 剛開始會經歷一個“扶物行走期”, 慢慢找到走的感覺, 小腿開始用力抬高, 由剛開始的蹭步逐漸變成邁步。 這個階段, 大人只需雙手扶著寶寶腋下, 主要由他自己去用力, 大人只是搭把勁,

寶寶需要你説明的時候才幫助, 他自己扶著能走, 就讓他自己走。

要不了多久, 寶寶就進入“獨立行走期”了, 你會感覺到他有了掙脫大人保護的欲望, 會自己獨自搖晃著走了。 這個階段, 寶寶難免會摔跤, 大人一定要多鼓勵, 也要注意保護。 如果摔得並不嚴重, 應鼓勵寶寶自己爬起來。 如果摔得嚴重, 甚至受傷, 寶寶可能會很長時間不敢走路, 媽媽不必著急, 除了安撫以外, 可以緩一段時間再走。

寶寶與寶寶間存在著個體差異, 某個月齡對應某種能力, 這也只是大致的情況, 每個寶寶並不完全相同。 有的媽媽看見別人的同齡寶寶已經可以走路了, 而自己的寶寶還不行, 心裡就很著急。 其實, 晚兩個月甚至幾個月走路,

關係並不大, 到兩三歲以後, 這個差異就幾乎抹平了。 但是, 如果不顧寶寶自身的情況, 生怕輸在起跑線上, 非要抓緊這兩個月時間趕上去, 卻有可能給寶寶造成終身的傷害。

過早學走路, 首先是傷害寶寶的骨骼。 寶寶的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 骨骼柔軟, 容易變形, 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善。 如果過早地讓寶寶學走路, 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 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 形成X形腿、羅圈腿、扁平足。

其次, 過早走路, 使得“走”的前一個階段“爬”沒有得到充分發展, 這是很多寶寶後來出現感覺統合失調(表現為手腳笨拙、靈活性差、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暴躁及嚴重害羞等性格問題)的主要原因。

這是因為, 人體的神經系統就像一個複雜的網路, 各個感覺器官所獲得的資訊都必須傳輸到大腦, 經過大腦這個指揮中心處理之後, 才能夠對這些資訊(內外知覺)作出正確的反應。 但剛出生的寶寶大腦指揮中心還不會指揮, 因為他們大腦中神經元之間還缺乏有效連接。 而這種連接(神經元長出觸鬚, 向鄰近的神經元伸去並互相纏繞)需要依靠寶寶通過眼看、耳聽、皮膚觸碰、舌頭品嘗、鼻子聞嗅等過程(醫學上稱感覺統合過程)逐步實現。 神經元相互連接越多, 腦中的各種信號傳輸的路徑就越發達, 大腦功能就越強。 大腦傳導網路的健全和大腦功能的提高是隨著寶寶身體的運動功能按順序一步步發展的, 我們如果剝奪了寶寶的某一個階段運動功能發育,就等於取消了某一些神經連接,這個網路就會出現問題。

幼年時期每一個階段的身體活動,對於寶寶的大腦及神經系統的發育都有獨特的意義,爬行少或者爬行不足或者沒有經歷爬行階段的寶寶,將來在進行全身活動時,身體上半部和下半部會不自覺地對抗,譬如視覺和聽覺的不協調,視覺和動作的不協調,聽覺和動作的不協調等。所以,與其急著讓寶寶學走,倒不如讓寶寶多練習爬。爬不僅能強壯身體,還能夠訓練大腦。家長可能想不到,一些幼稚園和小學階段的“問題兒童”,其根源會追溯到這裡。

當然,假如寶寶已經有了學步的強烈願望,也已經具備學步的身體條件,家長卻因溺愛而延遲學步的時間,不給他們走路的機會,那也是不對的。不光寶寶的肌肉得不到鍛煉,智力和心理發育也會受到影響。我們應該有一個理念,順應自然,讓寶寶自由成長,這是對他最好的呵護。

另外,過早走路還對視力有潛在危險。周歲以內的嬰幼兒視力發育尚不完全,而爬行可使寶寶看清自己眼前的東西,有利於視力的健康發育。如果嬰幼兒過早學步,因看不清眼前較遠的景物,便會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這對寶寶嬌嫩的眼睛會產生疲勞損害。

現在不少媽媽給寶寶買了學步車,這確實是一種便捷的學步方式,寶寶摔跤的機會少了,大人也減少了很多勞累。

但學步車的弊端也很多,首先是減少了寶寶自己摸爬滾打、積累經驗的機會,把寶寶固定在車內的狹小空間裡,讓寶寶養成依賴性,反而使多方面的運動發育延緩。而且,使用學步車,寶寶主要是腰部用力,而不是正常的腿部用力,有研究證明,使用學步車的寶寶比不使用的寶寶,更晚學會走路。

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在智力發育方面也會吃虧。因為寶寶是通過感覺器官來認識世界的,他對外物的每一次接觸、啃咬、抓握、敲敲打打,都是認識物體和探索世界的過程,只有自由地感受,才能形成自己的認識,自由活動是智力發展的前提。但是,學步車限制了寶寶的自由,剝奪了寶寶學習的機會,這對寶寶的身心成長都是一種損失。

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寶寶此時還不會走路,為了跟上學步車,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形,還容易養成腳尖走路或外八字等步態異常問題。

很多家長把學步車當成了臨時保姆,把寶寶放到車裡就去忙自己的了。寶寶獨自待在學步車裡,學步車的速度極快,遠遠超過了寶寶的駕馭能力,一旦發生意外,傷害很大。

所以,最好不要給寶寶買學步車,如果實在要買,也一定要買品質信得過的正規廠家的產品。要仔細閱讀裝配使用方法,給寶寶提供安全的學步場地,遠離火爐、插銷、熱水瓶、餐具、玻璃門等危險物品,千萬不能在門檻旁、樓梯附近及高低不平的場所使用,以免造成意外傷害。寶寶使用學步車的時間一次不能超過30分鐘,而且一定要有大人在場,千萬不要把學步車當成臨時保姆,大人偷懶而寶寶受害。

支招

在學步之前,先訓練寶寶站。選擇一個寶寶可以扶的地方,以玩具或者有趣的東西吸引寶寶起身去抓取,等他能夠自己站穩了,再發展到吸引他邁步。再用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走。感覺他能夠較穩地步行時,你手上的勁道慢慢變虛,試著放手,讓寶寶自己走。

寶寶獨立走路也要循序漸進,先讓寶寶靠牆站好,你退後兩步,然後伸開雙手,讓他走過來。寶寶第一次邁步時,你要向前迎一下,保護好寶寶,避免第一次嘗試就摔跤,自信心受到挫傷。

有些媽媽喜歡拉著寶寶的手學走路,如果寶寶突然跌到,容易因媽媽拉得過猛而造成手臂關節脫臼,所以最好不要採用這種方式保護寶寶。如果不慎造成寶寶手臂脫臼,自己沒有復位經驗的,最好不要轉動,也別揉,立即去找專科醫生將關節復位。

寶寶練習走路時,媽媽最好雙手扶著寶寶腋下。如果這樣半蹲著太辛苦,可以用一塊布(或者毛巾,或者小號的呼拉圈)圍住寶寶的前胸,你從後面提著來幫他找平衡。但這種方法也不宜長時間使用,因這樣會使寶寶胸部受到壓迫,呼吸受到影響,長期使用甚至會影響骨骼發育,導致肋骨外翻。

寶寶在家裡最好是光著腳走路,有利於培養寶寶學步的感覺,還可鍛煉腳部的肌肉,增強腳趾固定能力。天氣冷時,可穿一雙寬鬆、透氣、防滑的棉布襪,以防跌倒。等寶寶能走穩時,可以給他穿上軟底鞋。

寶寶學步的環境要保證安全,把有棱角的、易碎的東西都拿開,或都包裹好;電源、火源等也都要處理好;房門口、樓梯口、窗戶及陽臺要裝上柵欄,以免寶寶翻滾下去。可以在寶寶的學步場所鋪上發泡塑膠墊,或者給寶寶戴一頂安全帽,預防因頭部觸地而受傷。

我們如果剝奪了寶寶的某一個階段運動功能發育,就等於取消了某一些神經連接,這個網路就會出現問題。

幼年時期每一個階段的身體活動,對於寶寶的大腦及神經系統的發育都有獨特的意義,爬行少或者爬行不足或者沒有經歷爬行階段的寶寶,將來在進行全身活動時,身體上半部和下半部會不自覺地對抗,譬如視覺和聽覺的不協調,視覺和動作的不協調,聽覺和動作的不協調等。所以,與其急著讓寶寶學走,倒不如讓寶寶多練習爬。爬不僅能強壯身體,還能夠訓練大腦。家長可能想不到,一些幼稚園和小學階段的“問題兒童”,其根源會追溯到這裡。

當然,假如寶寶已經有了學步的強烈願望,也已經具備學步的身體條件,家長卻因溺愛而延遲學步的時間,不給他們走路的機會,那也是不對的。不光寶寶的肌肉得不到鍛煉,智力和心理發育也會受到影響。我們應該有一個理念,順應自然,讓寶寶自由成長,這是對他最好的呵護。

另外,過早走路還對視力有潛在危險。周歲以內的嬰幼兒視力發育尚不完全,而爬行可使寶寶看清自己眼前的東西,有利於視力的健康發育。如果嬰幼兒過早學步,因看不清眼前較遠的景物,便會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這對寶寶嬌嫩的眼睛會產生疲勞損害。

現在不少媽媽給寶寶買了學步車,這確實是一種便捷的學步方式,寶寶摔跤的機會少了,大人也減少了很多勞累。

但學步車的弊端也很多,首先是減少了寶寶自己摸爬滾打、積累經驗的機會,把寶寶固定在車內的狹小空間裡,讓寶寶養成依賴性,反而使多方面的運動發育延緩。而且,使用學步車,寶寶主要是腰部用力,而不是正常的腿部用力,有研究證明,使用學步車的寶寶比不使用的寶寶,更晚學會走路。

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在智力發育方面也會吃虧。因為寶寶是通過感覺器官來認識世界的,他對外物的每一次接觸、啃咬、抓握、敲敲打打,都是認識物體和探索世界的過程,只有自由地感受,才能形成自己的認識,自由活動是智力發展的前提。但是,學步車限制了寶寶的自由,剝奪了寶寶學習的機會,這對寶寶的身心成長都是一種損失。

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寶寶此時還不會走路,為了跟上學步車,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形,還容易養成腳尖走路或外八字等步態異常問題。

很多家長把學步車當成了臨時保姆,把寶寶放到車裡就去忙自己的了。寶寶獨自待在學步車裡,學步車的速度極快,遠遠超過了寶寶的駕馭能力,一旦發生意外,傷害很大。

所以,最好不要給寶寶買學步車,如果實在要買,也一定要買品質信得過的正規廠家的產品。要仔細閱讀裝配使用方法,給寶寶提供安全的學步場地,遠離火爐、插銷、熱水瓶、餐具、玻璃門等危險物品,千萬不能在門檻旁、樓梯附近及高低不平的場所使用,以免造成意外傷害。寶寶使用學步車的時間一次不能超過30分鐘,而且一定要有大人在場,千萬不要把學步車當成臨時保姆,大人偷懶而寶寶受害。

支招

在學步之前,先訓練寶寶站。選擇一個寶寶可以扶的地方,以玩具或者有趣的東西吸引寶寶起身去抓取,等他能夠自己站穩了,再發展到吸引他邁步。再用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走。感覺他能夠較穩地步行時,你手上的勁道慢慢變虛,試著放手,讓寶寶自己走。

寶寶獨立走路也要循序漸進,先讓寶寶靠牆站好,你退後兩步,然後伸開雙手,讓他走過來。寶寶第一次邁步時,你要向前迎一下,保護好寶寶,避免第一次嘗試就摔跤,自信心受到挫傷。

有些媽媽喜歡拉著寶寶的手學走路,如果寶寶突然跌到,容易因媽媽拉得過猛而造成手臂關節脫臼,所以最好不要採用這種方式保護寶寶。如果不慎造成寶寶手臂脫臼,自己沒有復位經驗的,最好不要轉動,也別揉,立即去找專科醫生將關節復位。

寶寶練習走路時,媽媽最好雙手扶著寶寶腋下。如果這樣半蹲著太辛苦,可以用一塊布(或者毛巾,或者小號的呼拉圈)圍住寶寶的前胸,你從後面提著來幫他找平衡。但這種方法也不宜長時間使用,因這樣會使寶寶胸部受到壓迫,呼吸受到影響,長期使用甚至會影響骨骼發育,導致肋骨外翻。

寶寶在家裡最好是光著腳走路,有利於培養寶寶學步的感覺,還可鍛煉腳部的肌肉,增強腳趾固定能力。天氣冷時,可穿一雙寬鬆、透氣、防滑的棉布襪,以防跌倒。等寶寶能走穩時,可以給他穿上軟底鞋。

寶寶學步的環境要保證安全,把有棱角的、易碎的東西都拿開,或都包裹好;電源、火源等也都要處理好;房門口、樓梯口、窗戶及陽臺要裝上柵欄,以免寶寶翻滾下去。可以在寶寶的學步場所鋪上發泡塑膠墊,或者給寶寶戴一頂安全帽,預防因頭部觸地而受傷。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