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答:
手術後的胃癌患者, 其消化和吸收功能發生了改變。 如果能在飲食方面做出相應調整, 就可以使患者仍得到合理營養, 逐步恢復健康。
胃癌患者胃大部或全胃切除後, 既應該注意營養的補充, 同時還必須結合患者自身對飲食耐受情況, 視胃容量酌情予以調整進食量及種類。 一般情況下, 患者應遵循如下進食原則:
少食多餐
患者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規律進食時間, 定時定量進餐, 堅持少食多餐, 以每天5~6餐為宜;主食與配菜應選軟爛且易於消化的食物,
有選擇地補充營養素
(1)糖攝入過多, 易引起高滲性傾倒綜合征(胃切除術後引起的進餐後的不適症狀)。 因此, 糖類應適當控制, 糖類供能應占總熱量的50%~60%, 避免攝入甜食, 應以澱粉類食物為主;
(2)脂肪供能不超過總能量的35%, 避免食用畜肉脂肪, 應選擇易消化吸收的脂肪, 如植物油、奶油、蛋黃等。 少數患者術後若發生脂肪痢(指腹瀉時拉出大量脂肪顆粒), 應減少脂肪攝入量;
(3)應補充高蛋白飲食, 選擇易消化、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的食物, 如雞蛋、魚、蝦、瘦肉、豆製品等, 蛋白質供能占總能量的15%~20%, 或按每千克體重1.0~2.0克的標準給予(如一個體重70千克的人, 每天可攝入蛋白質70~140克)。
提高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獲取量
適當選用動物肝臟、新鮮蔬菜等, 以此提高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獲取量。 需要注意的是, 胃手術後, 患者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因此可適當食用瘦肉、魚、蝦、動物血、動物肝、蛋黃、豆製品以及大棗、綠葉菜、芝麻醬等富含蛋白質與鐵質的食品, 防止貧血。
細嚼慢嚥, 促進消化
患者手術後, 胃的研磨功能缺乏, 所以牙齒的咀嚼功能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對於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 更應細嚼慢嚥;如要進食湯類或飲料, 應注意幹稀分開, 並儘量在餐前或餐後30分鐘進湯類, 以預防食物過快排出影響消化吸收;進食時可採取平臥位, 或進餐後側臥位休息以延長食物的排空時間, 使其完全消化吸收。
食物禁忌
由於患者術後胃的生理功能減弱, 要特別注意飲食禁忌。
平時應忌食生冷、粗硬食物;
忌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如胡椒、芥末等;
嚴禁飲烈性酒、濃茶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過油及過於粗糙的食物, 如炸雞、油條等油炸食物。
食物質地應細軟易消化, 不宜食用粗雜糧、幹豆、硬果、粗纖維含量多的蔬菜(筍、芹菜等)、辛辣刺激以及產氣食物(如蘿蔔、蒜苗、白薯等)。 這些食物並不是完全不可以吃, 只是需要考慮量和個人對這些食物的承受力問題。
以上幾點是胃癌手術患者術後飲食調養的基本原則, 其他方面也不用太過禁忌。 患者出院後, 正餐可恢復與家人一起進食, 進食量一般以自己的感覺為主, 若有飽感、腹脹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