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牙齦炎僅是齦組織的炎症, 出現紅腫、點彩消失;而牙周炎不僅出現牙齦的炎症, 還包括整個牙周組織的炎症。
2、牙齦炎雖然由於牙齦紅腫, 可使齦溝加深, 但沒有牙周袋的形成。 而牙周炎由於牙齦纖維變性破壞、結合上皮向根方增殖而形成牙周袋。
3、牙齦炎沒有骨的破壞, 所以X線片上沒有骨吸收的情況。 而牙周炎X線片上可見牙槽脊的高度降低, 呈水準型吸收。 也可出現近牙根面的牙槽骨吸收, 呈垂直或角形骨吸收, 這種骨的吸收, 臨床上表現為骨下袋。
4、牙齦炎不出現牙齒鬆動,
牙齦炎的鑒別
1、早期牙周炎
早期牙周炎具有牙齦炎症, 可有真性牙周袋, 附著喪失, 能探到釉牙骨質界, 牙槽脊頂吸收或骨硬板消失。 治療後炎症可消失, 病變靜止, 但已破壞的支援組織難以完全恢復正常。
2、血液病引起的牙齦出血
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系統疾病, 均可引起牙齦出血, 且易自發出血, 出血量較多, 不易止住。 對以牙齦出血為主訴且有牙齦炎症的患者, 應詳細詢問病史, 血液學檢查有助於排除上述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