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廚房“三大寶”大揭秘

蔥、薑、蒜是炒菜常用的材料, 因為容易保存, 因而是廚房的“常客”, 被譽為“廚房三寶”。 很多人知道, 如果像土豆、紅薯這些食物如果發芽了不能吃了, 得馬上扔掉。 那像薑和蒜這兩種調味菜, 如果發芽了是否也不能吃了?廚房三寶平時該如何保存?還有人說蔥薑蒜屬於發物, 是否人人都能吃呢?

薑、蒜發芽了還能吃嗎?

薑和大蒜在發芽過程中, 只是消耗掉了營養物質, 導致薑、蒜瓣萎蔫、乾癟, 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但不會像土豆在發芽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物質。 所以發芽的生薑、大蒜仍然可以吃, 只是因其營養消耗,

食用價值會大打折扣。

蔥薑蒜怎麼吃?

貝類多放蔥:大蔥不僅能緩解貝類(如螺、蚌、蟹等)的寒性, 而且還能抗過敏。 在烹調中, 蔥常被加工成絲、末, 作為涼菜的調料, 或加工成段, 經油炸後與主料同烹。 還可以在熄火之後再撒上蔥花, 可使菜品更可口。

魚類多放薑:生薑既可緩和魚的寒性, 又可解腥味。 薑的吃法有很多, 可以喝姜湯, 吃薑粥, 老薑可做調料或配料, 嫩姜可用於炒、拌、爆等。 炒菜熱油時放點兒薑絲, 燉肉煎魚時放薑片, 製作水餃餡時加點薑末, 不僅使味道鮮美, 又有助於開胃健脾, 幫助消化, 促進胃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等。

禽肉多放蒜:蒜能提味, 烹調雞、鴨、鵝肉時宜多放蒜, 這樣肉更香更好吃, 也不會因為消化不良而腹瀉。

大蒜可生食、搗泥食、煨食、煎湯飲。 在菜肴成熟起鍋前, 放入一些蒜末, 可增加菜肴美味。 在燒魚、煮肉時加入一些蒜瓣, 可解腥、去除異味。 做涼拌菜時加入一些蒜泥, 可使香辣味更濃。 將芝麻油、醬油等與蒜泥拌勻, 可供吃涼粉、餃子時蘸用。

此外, 蔥薑蒜不宜烹飪過久, 以免營養流失。 用蔥姜蒜熗鍋時, 要切成碎末, 這樣才易於受熱出味。 熗鍋時應注意油溫在二三成熱時為佳。 油溫過低熗不出香味;過高, 會使蔥薑蒜熗糊變黑, 營養損失較多。

哪些人不宜吃蔥薑蒜?

蔥:在中醫理論中, 蔥薑蒜屬於發物, 對於面目紅赤、發熱口渴、失眠心煩、痔瘡下血等熱症者忌食蔥薑蒜這類熱性食物。 而對於面色蒼白、手足冰冷、外感風寒等寒症者應適量多食蔥、薑、蒜。

尤其是蔥葉中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鈣, 有舒張血管、促進血液迴圈、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蔥含有的微量硒, 可降低胃液內的亞硝酸鹽含量, 對預防胃癌及多種癌症有一定作用。 另外, 蔥還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 增進食欲。

但對於患有胃腸道疾病, 特別是潰瘍病的人不宜多食。 蔥對汗腺刺激作用較強, 有腋臭的人在夏季應慎食;另外過多食用蔥還會損傷視力。

薑:生薑中的薑辣素進入體內能產生一種抗氧化本酶, 它有很強的抗氧自由基的作用, 故吃薑還有抗衰老作用。

但有些疾病不適宜食用生薑, 如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 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

服用鮮薑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 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適用。

蒜:蒜是集調味、保健及藥用價值於一身的食物。 其實, 蒜除具有殺菌作用外, 還有助於消化、健胃、消食。 蒜和蒜的製劑還有較強的降低膽固醇、抗凝血、降血糖、保肝、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另外, 大蒜還含有多種阻斷致癌物、抑制癌細胞、抗氧化成分, 因此大蒜有防癌抗癌、延緩衰老的作用。

但對於患有某些疾病, 如眼疾、病毒性肝炎、急性胃炎、胃潰瘍、非感染性腹瀉等患者均不適宜食用大蒜。 另外, 由於蔥薑蒜均屬辛辣刺激性食物, 患有口腔、咽喉、肺部炎症或腫瘤、胃腸道疾病(急性胃腸炎、胃潰瘍等)者均不宜食用。

蔥薑蒜如何保存?

蔬菜的儲存離不開環境的溫度、濕度和氧氣,

蔥薑蒜的保存也不例外。

蔥主要是幹藏。 一般市場上出售的蔥, 在收穫後已經進行過晾曬。 買回家後, 先剔除老葉、病葉及病株, 根據幹濕程度決定是否還需要繼續晾曬。 約7成幹時, 單層放在乾燥通風處, 儲存期間要注意防熱、防潮。

姜分為老姜和嫩薑。 老姜不適合冷藏保存, 可放在通風處或沙土裡。 嫩姜應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在冰箱中冷藏。

大蒜可放在網袋中, 懸掛在室內陰涼通風處, 或放在有透氣孔的陶罐中保存。

有人提出用錫紙包裹蔥、薑、蒜保存, 也不失為很好的方法。 錫紙可以隔絕外部的潮濕和氧氣, 也可防止蔬菜本身水分蒸發, 保證蔥薑蒜不發黴、不發芽、不變幹。 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在包裹錫紙前清洗蔥薑蒜, 而且要包裹嚴密。

而且要包裹嚴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