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胎瘤是一種婦科良性腫瘤。 說起畸胎瘤, 相信您一定會表現出沒有聽說過的表情, 畢竟這是一種在生活中不是很多見的疾病。 專家介紹, 畸胎瘤惡化速度比較快, 我們應在發現它的時候, 儘快去醫院治療。 那麼, 如何診斷畸胎瘤?
相關檢查:
血清甲胎蛋白 患者血清中AFP比卵巢卵黃囊瘤低, 可能是因為未成熟畸胎瘤的內胚層組織也可分泌少量AFP, 另一可能是生殖細胞惡性腫瘤有不少是混合類型。 未成熟畸胎瘤中可能混有少量卵黃囊瘤成分, 可合成微量AFP。
神經細胞特異性烯醇化酶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含有成熟或未成熟的神經細胞,
其他 B超、CT、MRI、腹腔鏡、組織病理學檢查。
檢查標準:
畸胎瘤大多數為外生性或有明顯腫塊可捫及, 根據臨床表現常能早期診斷。 仔細的腹部體檢和肺部畸胎瘤造影。
直腸指檢, 對腹部、盆腔、隱型骶尾部畸胎瘤的檢查非常必要;腫瘤部位的X線平片可發現腫瘤內有骨、牙齒等異常鈣化影而明確畸胎瘤, 並多為成熟型畸胎瘤;胃腸道鋇餐、鋇劑灌腸和靜脈腎盂造影可瞭解相應部位的胃腸道或腎臟、輸尿管、膀胱等臟器的受壓推移情況。 對生長迅速、浸潤範圍較廣的畸胎瘤病例應進行CT、核磁共振檢查, 以明確腫瘤浸潤範圍及與重要血管, 脊髓神經的相鄰關係。
考慮惡性畸胎瘤可能者, 均應檢測患兒血清的甲胎蛋白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準, 對診斷和預後判斷有指導作用。 惡性畸胎瘤92%有甲胎蛋白增高, 而良性畸胎瘤也有4%有AFP異常, 並發現良性畸胎瘤AFP增高者術後復發率明顯增高。
脊柱X線表現有較大範圍或明顯的椎脊腔增寬, 病變部位的椎弓根偏窄, 椎弓根間距加寬, 椎體後緣內凹, 部分病例可見脊柱裂的表現。
CT與磁共振對診斷畸胎瘤具有明顯優勢, 均能較好地顯示腫瘤的異源性。 在磁共振影像上, 畸胎瘤表現為混雜信號, 常有完整的囊壁, 內富含脂肪信號, 可伴有或無瘤內強化結節, 通常除發現腫瘤外, 多伴有脊柱裂或椎體發育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