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維持婚姻持久 4招讓你的婚姻激情不減

男女之間因身體的吸引, deep in love的時間只有半年到兩年, being in love是要進入精神之旅, 深層多面的分享。

男女關係由女性決定, 如果女性對關係沒有百分百的承諾, 男性可以感受到。

男女關係是三方的關係, 男人、女人和神性的關係。 承諾是對無限的承諾, 這個更大的能量包含男人女人在這個空間裡。

婚姻是最高級的瑜伽, 是兩個自我的挑戰。

男人在尋找母親, 在男人與母親分離後, 他的靈魂一直在渴求和尋找母親子宮般的愛, 他在渴求對方能像母親一樣照顧我愛我。

女人無法改變男人, 要接受他本來的樣子。

那麼他自己就會改變, 否則會一直在抗拒。 對小孩也是同樣。

在關係中為了保持和諧的假像, 女人讓步, 可是當我們不真實時對方也不真實。

我們無法完全瞭解伴侶, 認為瞭解伴侶就會對對方有期待。 其實我們都在改變, 需要讓彼此隨著自己的時間成長。

完全的為對方而活, 關係成為兩個身體一個靈魂, 這是提升彼此的關係, 一個人調頻, 另一個人也會。 當自己提升, 伴侶和孩子都會提升。

關係中必須分享, 不一定從事共同的活動, 而是用心分享你自己, 與對方共同存在, 哪怕每天5分鐘。

女人的能量場是男人的16倍, 女人有能力轉換伴侶和小孩。

在關係中, 男人需要的是鼓舞和啟發。 他們的自我很強大, 只有回家時他們才能放下防衛。

男人希望找到一個讓自己崇拜的女人, 希望從女人那裡得到啟發, 你必須去聆聽男人, 他需要一個支撐, 才能完成他今生的使命。

在關係中, 女性需要安全和保護, 女性崇尚男人的領袖氣質, 當女人認為這個男人具備領袖氣質, 她才能保持對他的尊重。

男人必須要有一個女人, 他的內心強烈的要與母親連結。 而女人很強時, 她不需要男人。 女人選擇和一個男人在一起, 是為了完成她生命中的創造。

女人是天賜的禮物。

你什麼都可以做得到, 別忘了你是女人。

女人是家庭的中心, 帶來內在的活力;男人則保護家庭, 對外帶領家庭。

海靈格在一次系統排列中說的驚人之語(經常被重複):“女人要跟隨男人。 ”順便說一下,

這句話的後半句是“男人要為女人服務。 ”不過反對前半部分的人, 通常漏掉了後半句。 海靈格說的“跟隨”並不是許多批評者以為的“服從”。 他指的是要“陪伴”男人, 手牽著手進入他的文化、家庭、職業等等。 當然, 客氣地說, 即使如此, 這句話聽起來也很老套。 但它道出了幾乎所有系統排列中的明顯事實:無論文化、社會地位、國家背景如何, 男性站在第一位、女性站在第二位的時候感覺最好。

健康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基礎, 伴侶之間【付出】(施)與【接受】(受)的平衡。 當伴侶一方付出, 在他們的關係裡面, 就創造了不平衡的狀態, 付出者心中有補償的需要。 如果接受者回報的話, 這種緊張情緒就化解了。 如果他的回報多於他的付出一點, 就輪到另外一方的伴侶開始去回報。

這種施與受的迴圈, 造成了關係裡面正面的張力。 海靈格用下面的方式來解釋:

親密關係中的幸福快樂, 在於關係裡面的付出與接受是否平衡——平衡可以用生意的角度打比方, 平衡有另外一個意思, 是說我這筆生意的結存多少, 結存少意味著利潤低;結存越大, 快樂的程度也就越深。 但非常不利的是, 我們會因此更加緊密的捆綁在一起。 任何人想擁有自由的話, 應該只付出和接受很少。 也就是說, 少付出, 少接受。

但是, 施與受是有限度的, 只能在對方能接受和回報的相等程度之內。 如果一方付出多於另一方能夠回報的話, 那個伴侶會感覺到很痛苦, 很大的壓力, 反而回報的越來越少,

最終令這種不平衡的狀態, 持續擴大。

關係之中只有付出, 或者是另一方只有索取的話, 是註定要失敗的。 到某個點上, 任何一方忍受不住這種不平衡狀態的會離開, 因為不平衡的狀態創造了巨大的壓力, 需要緩解。 出乎意料的是, 離開或者中斷這段關係的人, 竟然是那些接受太多的人。

海靈格更令人驚奇的說法的是:正確的東西需要平衡, 負面的東西也是一樣。 如果一方傷害了另一方, 會出現一種內在需要, 把事情扯平。 帶有這種【罪疚感】的一方應該作出【補償】, 償還要跟傷害的程度成正比, 這會有助於兩人之間的關係重整。 被傷害的一方, 要求比傷害程度稍微少一些的補償, 其實對這段關係式有幫助的。 同樣, 被傷害一方, 也可以通過一些“沒有那麼嚴重的傷害方式”來回應。男人或女人,如果他太過善良,不去要求贖罪的話,例如,他馬上完全地原諒了曾經傷害過他的伴侶,這樣做的話,其實對於兩個人的關係,在最深的層次是非常有害的。罪疚感的一方,喪失了贖罪的機會,而且贖罪的需要還在持續,並沒有解決。這樣的話,那種不平衡的狀態,變得更加嚴重。而受傷害的伴侶,把自己當做受害者;但過早地饒恕的話,就好像自己比加害者高人一等似的,覺得自己是個更好的人,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也可以通過一些“沒有那麼嚴重的傷害方式”來回應。男人或女人,如果他太過善良,不去要求贖罪的話,例如,他馬上完全地原諒了曾經傷害過他的伴侶,這樣做的話,其實對於兩個人的關係,在最深的層次是非常有害的。罪疚感的一方,喪失了贖罪的機會,而且贖罪的需要還在持續,並沒有解決。這樣的話,那種不平衡的狀態,變得更加嚴重。而受傷害的伴侶,把自己當做受害者;但過早地饒恕的話,就好像自己比加害者高人一等似的,覺得自己是個更好的人,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