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 痔瘡一般不對機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但痔瘡的存在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誤診, 比如90%以上的直腸癌病例在初期被誤診為痔瘡。 專肛腸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一出現便血, 好多人就聯想到痔瘡, “便血就是痔瘡這個小問題在作祟”。 從而忽視治療, 其實這可能是結直腸癌悄然來襲的信號。
早期症狀不明顯, 隨著癌腫的增大而表現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狀, 晚期則表現貧血、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 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僅次於胃癌、食管癌和原發性肝癌。
女子便血一年
一查竟是直腸癌作祟
陳女士, 一年前發現如廁後擦過的手紙上時常沾有少量鮮血。 起初, 她以為是“上火”了, 於是在飲食上就改吃清淡食物。 但是, 情況並沒有什麼好轉。 就在同一個辦公室上班的一位大姐安慰她:十人九痔, 這肯定是痔瘡引起的, 沒什麼大事兒。 這位大姐說她自己就是個痔瘡患者, 也經常大便出血, 不過對身體影響不大, 塗點痔瘡膏就行。 陳女士聽了後心裡安穩了, 下班後到藥店買了些治痔瘡的口服和外用藥。 用了幾天後, 症狀有所緩解, 不過很快又便血了, 老是斷不了根。 一年以後, 陳女士在熱心人的指導下, 塗痔瘡膏、溫水坐浴等方法都用遍了, 仍是反復間歇性便血,
便血並非痔瘡的“專利”
揪出便血背後的隱形殺手
專家介紹:有好多人都簡單地認為便血就是痔瘡所致, 其實不然, 好多肛腸疾病, 如肛裂、肛瘺、直腸息肉甚至是大腸癌都可能引起便血症狀!好多嚴重的肛腸病患者, 在發病初期, 就有了便血症狀, 僅僅是因為沒有重視, 沒有到正規的專業醫院進行科學的檢查, 才導致了疾病的惡化。 還有的一些全身性疾病, 如白血病、腎衰竭等, 都可能引起便血。 忽視便血的直接後果, 使好多疾病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便血誤診為痔瘡
8成腸癌患者留下遺憾
腸癌在出血性肛腸疾病中與痔瘡很容易相混雜,
所以, 大便出血的病人應予以高度警惕, 不要輕率地診斷為“痢疾”、“痔瘡”等, 即使患有痔瘡, 也要警惕伴有直腸癌的可能, 必須進一步檢查排除癌腫。 在痔瘡的治療過程中, 如果症狀長期沒明顯好轉, 或反復出現便血也應該予以重視, 千萬別讓小小痔瘡耽誤了對直腸癌等疾病的診斷。
重視大便出血
莫等病變惡化再檢查
在現有醫療條件下, 有些惡性腫瘤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能夠早期發現。 “如果腸癌早期發現時沒有轉移, 手術可以讓患者達到臨床治癒, 手術後五年生存率達到99%以上, 也就是說, 術後壽命幾乎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遺憾的是, 好多人錯過了這個機會。
專家提醒:發現自己大便帶血, 一定要到正規的專業的醫院去檢查, 腸癌除了有明顯的大便帶血外, 還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秘、糞便黏液增多、便不淨及便後肛門墜脹等。